河北安平:绿色种养,开启循环农业新模式
安平县京安现代农业园区,年产种猪8万头,出栏商品猪26万头。这么大的养殖规模,走进园区却看不见一点儿粪污的踪影,也闻不到异味。
园区的粪污去哪儿了?在绿树成荫的园区内,数个大型厌氧发酵罐引人注目,应用专利预处理技术,粪污在这里面发酵产生沼气。
“安平县通过专门的运输合作社,将县内规模养殖场的粪污,收到京安公司运营的粪污集中处理中心进行发酵处理,年产657万立方米沼气,每年能发1500余万千瓦时的绿电。”河北京安肥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红岩介绍,沼气发电项目产生的沼渣、沼液,通过管线输送到园区有机肥厂进行固液分离,沼渣加工成固体有机肥,沼液加工成液体有机肥,整个园区废水废物零排放,实现了“畜禽粪污—沼气—电—热—有机肥—农作物—饲料—养殖”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在园区的有机肥厂,打包好的肥料正源源不断地输送下线,被机器手臂一包一包地抓起来,整齐地堆放在一旁,工人们正将包装好的固体和液体肥料装车外销。
“我们厂一年的产能约为25万吨,能够满足30多万亩农作物的有机肥需求。”有机肥厂负责人马宏超说,目前厂内有机肥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除了供应省内,河南、山东、新疆、云南等地的订单也非常多。由于肥料中含有氨基酸、赤霉素等有机物质,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从畜牧企业到建设能源公司,再到全产业链的农业企业,这几年京安公司的角色转换,是安平县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安平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年生猪出栏80多万头。近年来,为破解生猪养殖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安平县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市场运营模式、政策支持体系,实现了全县的养殖粪污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形成了“畜、沼、粮、热、气、电、肥”循环农业体系。
依托京安公司,安平县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和粪污收储运体系,改进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实现养殖粪污有部门管、有企业收运处理、有农户利用,打通了种植和养殖两大产业,培育出了一个新型的农业废弃物治理产业。
2021年,安平县实施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面积10万亩耕地,项目涉及“商品有机肥采购及物化补贴、沼液肥(畜禽粪污收集处理)配送还田服务补贴和试验检验”三部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平县对全县粪污整县集中收集,通过厌氧发酵预处理,形成沼渣沼液后再进行无害化、肥料化加工,形成沼液肥,利用20余台沼液肥罐车和县域内58座液肥加液站,根据农户的需要,通过罐车作业喷洒或送至加肥罐,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施用到地,改良10万亩农田土质,补齐从养殖到种植的关键循环,完成粪肥到农田的“最后一公里”。
安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在养殖废污资源利用和果蔬有机肥替代化肥两个项目基础上,以绿色发展、种养循环理念为引领,通过粪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打通了种养循环关键点,通过粪肥还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肥的施用,带动影响周边农户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推动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