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打造“龙江模式” 黑土地保护大有可为
“在我省不同的土壤、气候类型区组装、建立我省完整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龙江模式’,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日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建设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韩晓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这样的建议。他说,“根据我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公布的数据,我省承担了国家黑土地保护总面积近60%。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压器在东北,东北的压舱石和稳压器在黑龙江。”
黑土层是“大熊猫”的“脑黄金”
“黑土地最关键的是黑土层,黑土层是‘大熊猫’的‘脑黄金’。如果‘脑黄金’没了,大熊猫就变成猫了。”韩晓增说,“黑土地退化的实质是黑土层发生退化。黑土层中富含有机质,有机质在自然土壤中含量很高,而在由自然生态系统转变成农田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有机质在下降。”
研究发现,耕地开垦的前10年,有机质每年2.6%速度下降;开垦的前30年,每年1.1%速度下降,前100年,每年0.4%速度下降,目前全省土壤有机质以0.1%~0.3%,平均0.2%的速度在下降,下降速度减少了50%以上,全省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速度已经得到有效的遏制。其中农村各种经营组织、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县、农垦系统典型农场,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经在缓慢上升。
“黑土层中的有机质含量在4.5%以上时,有机质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大,当土壤有机质从4.5%降低到3.5%时,粮食产量显著下降。我省目前全省耕地平均在3.6%,通过提升土壤有机质来满足黑土地保护和提升粮食产量还有很大的空间。”韩晓增说。
黑土地保护利用到了十字路口
“从我们近40年的野外观测和研究结果看,我省黑土地目前总体上处在亚健康水平。”韩晓增说,“黑土地就像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已经4天没吃饭,这时走路已经晃悠啦,我们必须让他吃好饭,猪肉粉条大米白面吃上,3天后他就可以干重体力工作。亚健康,调理好了就是一个健康人,调理不好,就有可能患重病,土地也是一样。我们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保护利用的十字路口,只要给足营养,黑土地还是一个‘精神小伙’。”
调理亚健康,重要的是找对原因。黑土地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一个是人们生产上管理不够。自然生态变化人们难以左右,那么黑土地保护利用最重要的就是在农业生产管理中调整措施,既能达到高产稳产,还能保持黑土品质。
“黑土层中的有机质包含腐殖化物质和非腐殖化物质。”在研究过程中韩晓增发现,黑土层在减少时,腐殖化物质和非腐殖化物质同时减少,但在恢复过程中,非腐殖化物质增加的多,而腐殖化物质增加的少。“所以给黑土地‘加餐’要多加腐殖化物质,而秸秆就是最好的‘原汤化原食’的材料。连续进行21年的玉米秸秆还田,35厘米黑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由36.72克/千克增加到44.26克/千克,前14年平均每三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41克/千克。后六年平均每三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48克/千克。21年土壤有机质增加了0.75个百分点,由3.67%增加到4.42%,粮食产量增加9.8%以上。秸秆还田后,经过一个自然年,其秸秆分解率为75%,剩下的25%已经成为半分解状态,对次年生产无任何影响。而在湿润、半湿润和黑土层薄的地区,采用秸秆‘粉’、‘耙’碎混还田的优势在于向0~20厘米土层输入有机物料,同时打破了犁底层,起到了耕作层梯次加深,厚沃增肥的效果。”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