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块头”羊肚菌落户上海崇明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眼下,位于上海生态岛崇明的设施化连栋大棚里,羊肚菌像一把把“小伞”错落有致地立在菌垄间,白色的菌柄顶着深褐色的菌盖,鲜嫩而肥厚。2023年,上海台霖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租赁了崇明一座15亩的连栋大棚,经过设施化改造,于当年12月播下了羊肚菌的种子。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种植,如今,基地的羊肚菌喜获丰收,大棚里任意采摘一株,都有成年男性手掌般大小,个头最大的近30厘米长,肉厚单株最重可达300克。
羊肚菌作为珍稀食药真菌,属于真菌中的子囊菌,因为菌盖表面凹凸不平,形状酷似羊肚而得名,是目前可以人工栽培的最贵的食用菌之一。台霖沣公司负责人何启铭、罗清峰告诉记者,去年是崇明基地首次试种羊肚菌,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组建的“食用菌专家服务团”的支持下,羊肚菌种植首战告捷,专业机构208项农残检测全部合格。经专家团队评估,基地大部分羊肚菌的个头远超市场特级品,且品质上乘。
从去年10月开始,何启铭和罗清峰组建了一支专业团队进行任务细分,由专人跟进落实各个环节的进展,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推进农业种植。“菌种、营养袋到整地、播种、催菇等全套栽培技术均由上海农科院提供,我们主要负责田间管理和具体实施。”罗清峰打开手机,棚内的高清探头将各个角度的羊肚菌画面实时传送。“今天阳光好,你看,大棚内室温已达20℃,需要适当降低一点。”罗清峰点击控制开关,精准打开指定区域的顶棚,十几分钟后,温度迅速降了下来。
羊肚菌种植难度大、技术要点多,不同地域需求更是有较大差别。尽管台霖沣公司了解过在云南、贵州等地的羊肚菌种植经验,但对于在上海地区种植羊肚菌,技术人员心里也没底。为此,在市农业农村委的牵线搭桥下,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与上海台霖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由农科院成立专家服务团对该基地给予品种、技术等全程支持,陈辉博士正是专家服务团的核心成员。
“一边种植一边调整,工作群每天都有生产日志,我们会跟进栽培茬口、土壤状况、极端气候等问题,及时给予研判和具体操作的指导。”陈辉博士告诉记者,羊肚菌是喜低温的食用菌,最佳播种地温在15℃左右,上海地区通常需要等到11月中下旬种植。去年气候异常,播种一直推迟到12月7日。“羊肚菌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很有要求。室温低于5℃会导致‘菇宝宝’僵死甚至停止发育,连续3天高于20℃的时间大于4小时,也会让其生长迟缓甚至停止发育。在‘催菇’后的阶段,可得精心呵护。”陈辉解释说,除了温度外,光照和湿度也很有讲究。羊肚菌是一种喜阴凉的菌种,但在子实体生长期,光照对于幼菇形成有促进作用,微弱的散射光有助于生长和发育。此外,羊肚菌栽培土壤的含水量25%左右,空气湿度以80%—90%为宜。“如此看来,能一定程度调节温湿度和光照,减少极端天气变化对羊肚菌生长发育的影响,设施化连栋大棚的确是种植羊肚菌的理想之地。”陈辉表示。
种植第一年,台霖沣公司尚处于摸索试验阶段,除了菌种和营养袋外,光在设施化改造上的投入就有每亩六七千元。目前,基地的亩产量大约在400—500斤,从出菇情况来看,上市期可以从2月中下旬一直持续至3月下旬。
“个头大了也有烦恼,一般每斤5—10株就算特级品了,单株超过半斤的羊肚菌又该如何定位?”台霖沣公司相关负责人孟思进希望,能尽快找到适合的销售平台,让更多人品尝到优质“菌王”的鲜美。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