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州发展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这几天,陈席在开州区满月镇和马营村之间来回奔波,他要带着鲁渝蔬菜公司的技术人员在马营村推进占地100多亩的马铃薯育种基地、蔬菜大棚基地建设。
在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的10多年里,陈席带领全镇6个行政村在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独立自主经营、集体经济联合社托管经营等8种项目发展模式上进行了探索,不仅增加了集体经济收益,还带动群众增收,提高了村民参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2006年,陈席从三峡学院生物教育(师范类)专业毕业,回到老家开州的一所乡镇初中当生物老师。家访时,他看到因为缺少产业支撑,农村不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十分感慨。
“如果每个村都有一个支柱产业,就会吸引青壮年留下来,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抱着这样的想法,陈席来到农村工作第一线——满月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
当时的满月镇要搞农村集体经济也并非易事,道路泥泞,产业薄弱,绝大多数农民种植的依然是传统的“三大坨”——玉米、红薯和马铃薯,其他经济作物和产业规模种植几乎没有。
经过多方“取经”并向农业专家咨询后,陈席意识到,满月镇土地宽广、人口较少,又处在高山地区,比较适合种植高山蔬菜、中药材。于是,陈席想了很多办法发展相关产业。
以集体经济自主经营模式为例,满月镇农业服务中心争取上级资金发展项目,村集体经济联合社负责日常管理、市场销售。采用该模式的甘泉村印象甘泉蓝莓基地项目,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10.5万,集体经济获得利润4万元。
事实上,2022年,满月镇6个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共发展集体经济项目37个,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52万元,利润近80万元。
如今,陈席构思了一份满月镇农业产业“1122+N”的总体规划,即:到2025年,建设1000亩高山蔬菜基地,1万亩马铃薯基地,2000吨高山腊肉加工基地,2万亩高山中药材基地,并打造中蜂、蓝莓、冷水鱼等多个特色产业。“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村民乐呵呵地说。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