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山城”——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服务“三农”纪实
截至2023年9月底,发展合作银行9家,业务覆盖8县1区;累计担保业务3700多笔,业务规模愈16亿元;在保业务760多笔,金额6亿多元……
这一组组数据,是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在陇南地区开展业务规模的成绩单。
金秋九月,陇原大地处处涌现着丰收与喜悦,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再现丰收“高光时刻”,获得2022年度陇南“市政府金融奖”,这已是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这支只有6人的“金融小队”是如何撬动金融活水“资”润“山城”农户、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呢?深秋时节,记者走进陇南探访他们服务“三农”背后的生动故事——
6人“排头兵” 3年连获“市政府金融奖”
“首先,这个团队年轻有活力、团结敬业;其次,农担公司积极发挥政策优势,担保费率低、办理流程快,发挥了农担‘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缓解了陇南地区‘三农’融资难题;此外,团队专业素养高,在客户群体中获得了一致好评,赢得了服务‘三农’的‘排头兵’的称号……”
这是陇南市政府金融办主任周华对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团队给出的高度评价。
陇南“市政府金融奖”对担保公司新增融资担保业务额、担保放大倍数、中小微企业及“三农”贷款担保额、中小微企业担保户数、综合工作等指标进行重点考核,最终确定获奖金融机构,在陇南多家融资担保机构中,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在这些综合测评中均居前列。
因农而生,为农担当。2017年10月,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设立以来,坚守政策性定位,聚集支小支农,紧紧围绕陇南特色农业产业,积极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贷款担保增信服务,激活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
每个“农担人”坚持发扬“两脚泥、晒黑脸、睡地板”的精神,踏遍陇南大地,入乡村、访农户、进猪舍、踏羊圈,深度融入“三农”,一步一步地趟路子,一笔一笔地做业务。
短短6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振兴“多点开花”,有效破解了“三农”领域融资“难贵慢”等问题,撬动金融“活水”润泽乡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获得‘市政府金融奖’不仅是对我们团队工作的肯定与鼓励,也是今后开展业务的动力‘加速器’。” 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主任杨晓涛信心满满地说。
0元到16.57亿元 共建“朋友圈”创新担保产品
共建“朋友圈”,携手服务“三农”。
自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农政银担”高效联动,共建“朋友圈”,共同探索努力破解“三农”领域“担保难”“融资难”“融资慢”的难题。
目前,与9家银行成了“好朋友”,并在8县1区加入“政银担”模式圈开展业务合作,确保贴农、为农、惠农,不脱农。
有了“朋友圈”的支持,担保规模也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我们合作的产品‘农担加油贷’,减免担保费,不要求必须要有抵押物,200万元以下业务不需要现场尽调,线上出具放款通知书。”甘肃银行陇南分行普惠金融部经理庞彦飞如是说。
银担合作以来,双方进行共同尽调、业务审批、贷款发放、出具担保函等全流程合作。
庞彦飞说,值得一提的是,在合作中,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无论是在客户准入还是贷款风险把控方面,都体现出业务水平高、时效快。
截至目前,甘肃银行与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累计合作业务200多笔,金额25000多万元,在保业务130多笔,金额15000余万元。
在陇南,甘肃银行陇南分行是农担的合作伙伴之一。
几年来,“农担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织越密,“业务面”也越来越广……
150万260万300万 “精准滴灌”让小微不等“贷”
农业项目普遍轻资产、缺抵押、风险高,在快速拓展业务的同时,如何做好风险防控,把财政资金风险降到最低?甘肃农担陇南运营公司该如何“精准滴灌”呢?
一个“样板”案例或可以说明。
2021年150万元;2022年260万元;2023年300万元。
药材加工厂房从2间板房到2栋气调库,药材储存从700多吨到1200多吨,纯收入从150多万元到385万元……
短短3年时间,何昌良经营的中药材加工厂发展速度令人咋舌。
今年52岁的何昌良,是一个外地老板,从事药材经营20多年。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药材资金回收慢,但收购资金出现了缺口……
为此,何昌良跑遍陇南多家银行,却求“贷”无果。
对于一个外地人,一没抵押物,二没担保——如何授信?贷出钱呢?
“融资难”成了“拦路虎”。正在何昌良一筹莫展“求贷无门”时,在朋友的推荐下,他与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客户经理马继宏取得联系,尽职调查后,何昌良申请了“陇原农担贷”,不到一周就收到了一笔150万的银行放款,担保费率不超0.5%/年。
“农担不需要抵押物,在了解我们经营情况、征信后……没有农担的帮助,就没有我药材厂今天的发展。”何昌良感激道。
近日的何昌良格外高兴,九月份提交的300万融资申请,不到一个月到账,让他再次信心十足的着手药材厂下一步的发展……
精准滴灌,让小微发展不等“贷”。“农业经营主体暂时资金短缺,我们要给予帮助。尤其对从事养殖、种植、加工生产等生产经营的新农主体,我们更加重视,这是我们的主业。”马继宏说。
一年行车4万多公里,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发展业务的同时也积极为客户排忧解难。
杨晓涛记忆犹新地说,陇南山区多,受疫情以及2020年“817特大洪水灾害”给部分在保客户造成较大损失,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客户经理积极奔走,与合作银行积极对接、与产业联合会对接,为客户出谋划策,有效的降低了客户损失,同时将代偿率大大降低。
“8+”特色产业 “为农而担”助力乡村振兴
陇南市是甘肃省农业大市,近年来,该市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6大农业产业及陇南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但是,“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着“三农”领域发展,造成农业经营主体投入不足、难以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
如何“破冰前行”呢?周华给出了答案。
“‘政银担’携手,三轮驱动、共同发力,为‘三农’发展架起一座共同致富的金桥。”周华说,金融办与各金融机构对接,协调合作,加强“政银担”之间的合作,协调“担、担”(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全面参与陇南“山地农业”产业链发展,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为农而生,主动上门对接政府单位,参与陇南农业产业链贷款项目,开发优化产业链、产业集群担保服务方案,发展的业务覆盖陇南地区优势特色产业,扶持产业壮大,其中中药材和花椒占业务量的一半以上。
“今年,根据陇南地区产业的特点,我们积极开展调研,在原有宕昌中药材、武都花椒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又新增‘礼县大黄’‘西和半夏’产业集群,为陇南农业特色产业增添了活力。”杨晓涛介绍,截至目前,已担保产业集群业务18笔,金额2100万元。
延伸产业链,甘肃农担陇南运营中心金融服务模式和担保产品的创新,既放大了财政支农政策效应,也促进了农业多元化发展。
专注于农,为农而担。下一步,陇南运营中心将严格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金融会议精神,继续发扬“两脚泥、晒黑脸、睡地板”的农担精神,铆足干劲为陇南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融资担保服务,推动陇南市产业集群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农担力量。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