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机进出自由!李桥镇43栋新式智能暖棚亮相
每栋大棚都建有大门,农机自由进出,节省了人工;通过水肥一体机,可自动化上水、施肥,精准管理……在李桥镇后桥村的鑫利园合作社内,43栋新式智能暖棚亮相,农业生产进入好时节。
记者在鑫利园合作社看到,每栋大棚面积都很大,并且在大棚侧面都开了一扇大门。一辆三轮车满载消毒水进入大棚作业,为即将种植羊肚菌做好准备。另一栋大棚里,黄瓜顶花带刺进入采收期,工人将一辆约一米宽的小车开进棚中,将采收好的黄瓜全部运了出来。鑫利园合作社理事吴波介绍:“规划建设大棚时,就进行了这样的设计,中型的机械设备可以进棚工作,大大提升了劳动效率。”
记者在大棚里看到,水肥一体机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一排排蔬菜绿意盎然、长势正旺。“一个月只要一次,按照所需浓度,将营养液灌在原液罐内,就能让农作物‘吃饱喝好’,而且它还很智能,可以自动上水、喷淋。”工人在提到安装的水肥一体化设施时,连连夸赞,不仅节水节肥省人工,种出的蔬菜品相也很好。
由于日光温室大棚可以调整温度、湿度,加之水肥一体机的管理,该基地的蔬菜可以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蔬菜生产周期长达7个月,最大化地利用土地资源。吴波说,水肥一体化系统除了浇水还能精准施肥,可实现节约用水60%以上,节约化肥50%以上,节约了种植成本。
近年来,保障北京“菜篮子”供应、满足市民农产品需求的大头在外埠,而蔬菜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点,容易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北京市积极推进“菜篮子”工程,加大本地蔬菜自给率。2022年10月,利用北京市支持设施农业资金,这里建起了43栋智能暖棚,占地52000平方米,种植了西红柿、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同时带动周边40多名村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当前黄瓜已经陆续上市,每天产量可达2000斤。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