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做好长三角“菜篮子” 在最“水灵”的时候遇见你
放眼长三角市场,安徽省粮食和肉类产量约占48%,水果产量占32%、蔬菜产量占23%……作为长三角的“米袋子”“菜篮子”,安徽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大市场,做好长三角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油瓶子”。
背靠长三角大市场,安徽绿色食品产业迎来转型升级机遇
安徽阜阳种出的土番茄,成了上海人餐桌上的香饽饽。
“普通番茄四五元一斤,我们种植的水果番茄直销上海,市场价每斤15.8元,供不应求。”在上海召开的安徽绿色优质农产品入沪对接座谈会上,皖企代表瓦大集团董事长吕彬的发言底气十足。作为安徽省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瓦大公司主要种植鲜食番茄,产品70%以上直销长三角区域市场。
据吕彬介绍,瓦大去年番茄销量1200万斤,今年销量预计可以翻一番,达到2400万斤。这几年番茄的销量不断增长,只是苦于产能跟不上。
来自安徽的小小番茄,为何会畅销长三角?
“品质是制胜的法宝。”在吕彬看来,电商发达的今天,只要品质好,不愁没有销路。因为番茄品质好、复购率高,企业已经与上海联华超市、上海美菜网等20多家线上线下市场营销平台签订了农产品直供协议。目标未来3年,销量再翻番,达到5000万斤。
安徽是农业大省,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底,全省绿色食品总量稳居全国第2位,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829个,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总数已达6036个,其中绿色食品4309个,有机农产品160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19个,产品总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次。
坐拥丰富的优质农产品,依托广阔的长三角大市场,为安徽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安徽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为突破口,加快十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主动融入长三角地区高端优质市场。
目前,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已经初显成效,全省已经建成了 352 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销往沪苏浙地区农产品超过5000亿元。安徽农产品近三成销往长三角地区,其中近五成销往上海。
促进供需精准对接,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进沪苏浙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国家战略,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最大的人口聚集区,2021 年常住人口达到 2.36 亿,沪苏浙肉蛋奶人均消费量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消费支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人均年消费 4 万元以上,销往沪苏浙的农产品市场价格远高于省内,这为安徽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与沪苏浙相比,安徽省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与其他省份相比,安徽省紧靠沪苏浙,运输成本低,具有为沪苏浙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天然优势。放眼长三角市场,安徽省粮食和肉类产量约占48%,水果产量占32%、蔬菜产量占23%。去年,全省销往沪苏浙地区农产品和加工品销售额5527.33亿元,全省30%左右的优质粮油初级产品、32%左右的高端绿色食品走俏沪苏浙地区市场。安徽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主动融入长三角地区高端优质市场,2020年,安徽省启动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8”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重点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500个,全省面向沪苏浙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8000亿元。
三年来,“158”行动计划在全产业链建设、示范基地创建、农业绿色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创建“一县一业(特)”示范县(市、区)34个,创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66个。2022 年,全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总产值 1204.4 亿元,同比增长 17%;基地面向沪苏浙地区销售额 598.5 亿元,同比增长 19%。
“上海一些销售终端以及社区团购的团长们经常反映,优质农产品需求大,只是有时候不知道到哪里买。”吕彬说,“优质农产品供求还存在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安徽众多优质农产品还在找销路,另一方面是社区团购苦于找不到优质产品的货源。”
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要把握农产品消费升级的需求,强化与沪苏浙沟通交流,围绕安徽农产品入沪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建设,迅速搭建协调机制和平台,形成有效的双向互动,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供需精准对接,让更多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安徽、走进沪苏浙大市场。
摆脱“卖原料”“卖初级产品”的局面,向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迈进
“加速融入长三角,推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是当前全省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必由之路。”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
反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比如习惯于卖农产品,没有衍生出琳琅满目的商品,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安徽省基地绿色优质食品的初级产品、初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数量保持增长态势,但主要为大宗粮油,肉制品、乳制品等生产链长、工艺复杂的精深加工产品数量较少,增长率持续降低,农产品结构发展逐渐失衡,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要摆脱靠资源禀赋‘卖原料’‘卖初级产品’的被动局面,向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迈进,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是关键举措。”在座谈会上,皖籍企业家上海欣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周文忠直言道。
“安徽不缺优质的绿色农产品,原料好的背后是产品,产品好的背后是研发,好产品还要会包装。”周文忠认为,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也是构建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核心。加快补上农产品加工业短板,推动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需要更多发挥龙头企业、商协会、资本机构的作用。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杨亚明表示,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要围绕特色产品、主导产业,把延链、补链、强链作为基地建设的重点,特别要在保持绿色优质食品初级产品、初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增长态势下,加快推动肉制品、乳制品等生产链长、工艺复杂的精深加工,丰富农产品类别,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安徽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省绿色食品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由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成立了 10个产业工作组,高位推进产业发展,加快“双招双引”,一大批龙头企业落地安徽,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2年底,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跨越万亿元台阶、达1.1万亿元。
吕彬表示,未来要抓住消费升级的新需求,抢占绿色农业新赛道,一方面要加强新品种的研发和育种,保持品质优势,参与全球竞争,另一方面要增加更多的设施投入,扩大种植规模,加快番茄全产业链发展,努力将番茄这个小品种培育成大产业。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