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望奎乡村产业“多点开花”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将乡村价值挖掘出来,盘活乡村资源,激活发展新业态?怎样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望奎县用乡村产业多样化发展的生动实践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果蔬园结“致富果” 带动脱贫户就业
在望奎县莲花镇厢黄后三村果蔬园区里,负责人王福成正带着工人们为大棚里的樱桃树施肥、浇水。今年的棚室樱桃为园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即使采摘季已过,大伙对果树的管护也没有丝毫懈怠。
“这几栋棚里有700多棵美早樱桃,按每棵树结30斤果、每斤卖70元来算,今年能给园区带来约150万元的收入。”王福成指了指身边一棵树龄5年的樱桃树说,现在这批树还没正式进入盛果期,1到2年后的产量将更为理想。
王福成说,厢黄后三村从2017年开始建设果蔬园区,规划面积2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棚室6万平方米。到2020年底,已建成棚室56栋5万平方米,总投资实现3700万元。其中有温室大棚36栋、日光大棚20栋。目前,固定资产已全部移交到村,都在运营中。
“我从园区刚建成时就在这干活,每年收入还不错。”对于脱贫户王亚荣来说,2017年是一个好年份,有了好政策的支持,自家住了多年的危房得到了改造,村里的果蔬园区也让年纪较大的她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现在的她每天可以在这领到80元的工资,每月能挣2000多元。
“果蔬园区作为我们村一个重要的带贫基地,主要采取资产收益带贫、股份经营带贫和园区务工带贫3种方式。”王福成介绍,园区将棚室租赁给致富带头人,村集体年收入租金34万元,可带动18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每年每户均实现增收2000元。村集体筹资组建了果蔬专业合作社,脱贫户以“带树入社”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年均增收1300元,丰果期户均年增收3500元。此外,利用园区务工与公益岗位,累计带动脱贫户就业57人次。
现在,王福成正埋头研究无花果栽培技术,争取让果蔬园区能够全年向市场输出鲜果产品。
养牛、做饼、农机服务 增收广开门路
“多条腿走路”是厢白满族乡前惠五村发展产业的显著特点。前惠五村党总支书记宋玉君说,过去一个时期,前惠五村收入渠道单一,只能勒紧腰带过日子。面对这一现状,村党总支横下心来广开门路,发展了和牛养殖、手工筋饼加工、农机服务等项目。
每天到村委会监视器前查看4里外的养牛场情况,是宋玉君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从2018年开始,前惠五村先后分3批项目工程进行养牛场的建设,通过村企合作发展和牛养殖,目前建成牛棚4栋,存栏量达160头,养成的牛犊由企业以每头1.2万元的价格收购。
“企业会对牛犊进行验收,每多出标准体重1斤奖励50元,这关乎村集体收益,所以在饲养环节可马虎不得。”宋玉君说,养牛场的收益被灵活应用于无劳分红与公益岗位的务工支出,同时带动脱贫户4人就业,每人年收入可达3万元。
目前正是大田夏管的关键阶段,村里的农机手们很是忙碌。2021年,前惠五村成立农机合作社,购置农机具22台套,培养出多名本村的农机手,为村中5000亩土地提供耕种防收等环节服务,同时以计时收费或按亩收费的方式在周边村进行农机作业。
村党总支帮壮劳力端起了饭碗,也给“厨娘”们安排了好工作。与村委会一道之隔的食品加工厂吸纳了村中20位“厨娘”就业,明亮卫生的车间里,她们巧手摊出又薄又香的筋饼,这些筋饼在精心包装后交由合作企业进行销售,工人们每月能领取最高6000元的计件工资。
脱贫户丁德香摊得一手好筋饼,勤劳的她每天凌晨三四点就和其他姐妹们一起开始工作。在经历父亲瘫痪、丈夫去世后,丁德香和孩子相依为命,生活曾一度无望。如今,她收入稳定,孩子也已毕业工作,生活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劳有所得,提振精神,是这个车间给予村庄最好的礼物。
目前,宋玉君和村两委成员们正在申请食品加工厂的新商标,叫响本村的特色筋饼品牌。
一个个农业项目落地生根,一片片特色产业开花结果,一条条产业发展惠民路让农民鼓起“钱袋子”,助推本地区形成产业振兴、村集体增收、农民获利的良性发展格局,必将让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饱满。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