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稻秆回收“变”草苫 铺就农民增收路
“以前只有卖水稻挣得几千块钱,没想到现在水稻的秸秆还能让每亩地再多挣两三百块。”近日,何磊在稻田里忙着整理水稻秸秆,准备送往当地秸秆回收利用示范点进行回收。
何磊是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的一名农户,家中种有十余亩水稻。他坦言,以前秸秆是在田里“一烧了之”,随着当地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政策一实行,那么多水稻秸秆怎么运走?往哪运?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现在有了秸秆回收利用示范点,自家十余亩地的秸秆有了新去处,何磊不仅有稻秆回收收入,还在示范点当起了工人,帮助当地其他农户收运稻秆,多了一份新工作,收入渠道越来越广。
水稻秸秆如何处理,才能更好地平衡成本和效益?秸秆回收利用,便是河南农业大学海南南繁研究院在乐东给出的答案。“粉碎还田是目前海南各个市县采用较多的处理方式,但也存在着一定弊端。”在河南农业大学海南南繁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强教授看来,粉碎还田虽能提升地力,但存在降解腐熟慢、下茬病害多、土壤表层过于疏松等问题,影响下茬作物生长。
“在海南,运输车辆对草苫的使用量很可观,尤其乐东是农业大县,瓜菜水果的运输都需要。”王志强介绍,回收的水稻秸秆制成草苫后不仅可供海南物流运输使用,在国内一些省份,还有混凝土凝固期保湿及冬季养护、沙漠防风固沙、塑料大棚冬季保温等诸多应用场景,市场需求量很大。在河南农业大学海南南繁研究院的牵线搭桥下,相关运营企业与乐东、海口等地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秸秆回收利用。
随后,记者来到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的稻秆回收利用示范点一探究竟。现场,两台草帘机正在飞速运转,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将稻秆平铺送入机器中,经过机器高速编织,一条条草苫不断产出。
“现在的产量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的,我们新采购了10台设备,未来还会加大投入。”投入不断加大,源于对市场前景的看好,秸秆回收项目运营企业海南乐果佳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龙军表示,目前海南用于运输车辆的草苫原料主要来源于岛外。10月29日以来,乐东九所回收利用示范点已完成了300多亩秸秆的回收。目前,海口、乐东两个回收点的回收面积已超过2000亩,随着设备的投入,处理能力及草苫的产量将不断提升。
下一步,河南农业大学海南南繁研究院还将对秸秆深加工生产除草布项目进行技术研究和生产推广,让秸秆真正“变废为宝”。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