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联盟村:村强民富家园美 乡村振兴看联盟
多年来,绿水不改,产业如金;多年来,乡村蝶变,农民更富。踏入海滨街道联盟村你能发现,乡韵悠悠、民风融融,一座昔日不起眼的小村庄已嬗变,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农村美——村民共建 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一幅美丽乡村图景,来自长年累月的整治提升。错落有致的房舍、干净整洁的道路、勤劳朴素的村民……走进联盟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整洁干净的街道和停放有序的车辆。“如今村里环境整洁,村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村庄越变越美。”联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绍山说。
为打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联盟村发动全村居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统筹实施“四清一绿”等农村环境提升工作;开展道路硬化、灯光亮化、水体净化、违建清零、污染归零五大行动;全面实现村庄道路升级改造,道路两侧墙面进行美化粉刷,太阳能路灯安装全覆盖,中心排干沟道进行护坡加固并设置了滨水栏杆和警示标志;推动实施平房居民饮用水入户和生活用水管网改造工程,进行了户厕改造,实现旱厕清零、雨污水分离,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如今,在联盟村随意走进农户家里,都能看到各式各样布置精美的小院。村民们忙碌之余在凉亭下饮一杯清茶,伴着和煦的微风感受恬淡的幸福生活。
村民富——紧抓特色 增收致富
联盟村立足村庄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逐渐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产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在一产方面,联盟村引进新希望六合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促成投资5.3亿元的3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落地,此次土地流转大大提高了村集体用地的利用率,进一步增加了村民收入。二产方面,充分盘活村集体土地、房屋、机械设备、水利设施等资产,建有东西两个工业园区,发展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三产方面,目前村内服务业主要以运输、餐饮服务为主,结合区位特点,继续加快推进联盟村北侧农贸综合市场建设,打造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的商贸园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如今,联盟村内共有企业38家,个体工商户80余家,2021年村集体收入62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余元。“富裕起来的联盟村,发展成果要惠及百姓。我们村为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分别上不同种类的保险及发放补助。”王绍山说。
乡风淳——兴文化 树新风 扬正气
乡村建设,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联盟村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塑家风正、村风淳、乡村美的良好社会风尚。
近年来,联盟村优化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制度建设,弘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的中华传统美德,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开展美德评比,以家庭为单位,探索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系列评选活动,分享优秀家风和励志故事,挖掘凡人善举,树立道德标杆;培育农村文艺队伍,涌现出“辣妈”舞蹈队、老年秧歌队、少年曳步舞队、老年合唱团等队伍;开展戏曲文化下乡、义诊、理论宣讲、长辈讲堂等活动,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完善基础设施,建有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文化活动室、体育广场、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为村民的文体娱乐活动提供了方便,让文明新风不断吹进美丽联盟。
“开荒村”——脱胎换骨 焕发生机和活力
地处天津市与河北省交界的联盟村,有个别号叫“开荒村”。从幕天席地到“双水双气”,沧海桑田,在这里不是天地悠悠自然变迁的结果,而是浓缩于几十年间手胼足胝的奋斗史。
上世纪50年代,“开荒者”们从河北省黄骅等地汇集到渤海之滨的这片盐碱地,战天斗地,誓要把荒滩变良田。挖沟挖渠、改良土壤,到上世纪70年代,全村人终于能吃饱了。怎么才能让村里人吃饱又吃好?1979年,村里办了一家外贸加工厂。没想到,这家工厂成了联盟村第二次开荒的催化剂。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村子搬到了今天的位置。2003年在此基础上兴办工业园,村民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
如今的联盟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天津市红旗党组织标兵等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五星级行政村”。
乡村振兴的路还很长,联盟村一直以奔跑的姿态砥砺奋进。“联盟村有信心抢抓机遇谋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真正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家乡建设成为产业兴、村庄美、人心齐、百姓富的美丽幸福乡村,绘就乡村振兴美好蓝图。”王绍山坚定地说。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