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第一年 “白捡大豆”如何实现
麦收收尾,夏种正忙。禹城市房寺镇乡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厚鑫来到地里查看墒情,发现昨天的一阵雨没有起到多大作用,“还是得造墒。”
今年夏种,雨水较少,未能给大豆和玉米的播种创造充分的条件。刘厚鑫的合作社今年要大豆玉米一起种,采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争地,曾是玉米和大豆种植面临的一个矛盾。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6.5亿亩,大豆种植面积约1.4亿亩。2021年进口大豆占全国总需求的85.5%,按照本土大豆平均亩产130公斤计算,如要实现1亿吨大豆的进口替代,全国需要7.69亿亩耕地。为破解耕地资源制约,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成为山东今年夏种的新特点。
良法让大豆和玉米共生
大豆与玉米套种,在一些农户心中并不是新鲜事儿。他们回忆,多年以前,父辈曾在玉米之间套种大豆,一行玉米一行大豆。那时从种到收主要靠人工,虽然收获多一点,播种、收获、田间管理耗时耗力。
“以前是套种,现在实现了带状复合种植,是能够实现机械化的新模式。”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成强话中的重音,放在了“带状”二字上。
6月11日,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观摩会就是在禹城开的。此前禹城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本实现“玉米不减产、大豆算白捡”,农业农村部向全国推广。
禹城有大豆种植传统。2017年开始,在四川等地研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多年的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带领团队与禹城合作,探索更适合黄淮海平原的种植模式。四川农业大学在读博士杨欢,2018年来到禹城开展试验。“我们主要开展不同玉米大豆行比配置研究、带状间作下耐阴大豆材料的筛选等。”杨欢说。
刘厚鑫所在的乡邦种植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50多人,土地1200亩,经全体社员同意,今年全部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方式。6月15日记者采访时,已有400多亩播种完毕,4行大豆2行玉米,一些地块上已有嫩苗破土而出。
4行大豆2行玉米,是我省多地采用的种植模式。今年5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2022年全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管理技术预案》中,要求各地结合生产实际,科学选择适宜种植模式,对4:2模式、4:3模式、4:6模式作了详细的技术指导。
既然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让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减小,为什么还能实现玉米不减产?
答案是边行优势。边行优势是指在大田边行上的作物生长发育较内部各行表现更好,在同样密度下,边行单株产量大大高于内部各行单株。李成强介绍,对玉米来说,边行优势的主要原因是通风好、阳光充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后,由于大豆植株矮,玉米植株高,这样一来,所有玉米都有了边行优势。
“平播时玉米株距为二十多厘米,复合种植时玉米株距缩短至十厘米。”刘厚鑫说,原来一亩地播种4600粒玉米,现在还是4600粒。充分利用边行优势,能保证玉米基本不减产。
在杨欢看来,大豆与玉米具有天然优势互补。玉米是高秆作物,大豆是矮秆作物,可通过空间生态位充分利用光照。另外,大豆有根瘤菌,它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氮肥工厂,能够固氮供下季玉米利用,每亩可减少5公斤氮肥的投入。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种粮户是怎么算的账?
刘厚鑫是这样算的:去年,合作社400亩试验田里,大豆亩产达到130多公斤,每亩地可增收400多元。按照去年的产量计算,1200亩地可增收15.6万斤,按照每斤大豆3元计算,共增收47万元。合作社还可以领到每亩300元的种植补贴,共36万元。
今年,山东拿出真金白银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行补贴,在国家补贴基础上,省级额外补贴50元,达到每亩补贴200元,在德州、东营等市,每亩再补贴100元,达到每亩300元。
今年是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一年,如何让农户会种植能种植?
“从春天开始,技术专家们就开始给我们培训,种几行、怎么种,用什么品种,怎么施肥、打药。”刘厚鑫边说边给记者看手机,“我们还有交流技术的微信群,省里也开培训会,我们就在线上看,有疑惑了,一个电话就能联系到专家。”
与记者同行的李成强,走到地头蹲下,抓起一把土用手指捻开,仔细端详。“还是旱,不能再等了,得抓紧造墒。”他对刘厚鑫说,“玉米和大豆播种深度得按咱定的标准,一定跟农机手讲好。”从夏收开始到现在的这些天,李成强奔走在田间地头。“我们禹城聘请专业技术团队指导,13个指导分队活跃在田间,确保‘万亩区有技术专家、千亩片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约110天生长周期,这不仅是种,还需要全周期做好指导。
禹城市实行“田长制”,市级建园、镇级建方、村级建田,房寺镇建设1万亩市级示范园,10个镇街各建1000亩示范方,所有行政村各建200亩示范田。从播种到出苗,从花期疏松土壤到生产后期除杂草,全周期组织专家跟踪指导,以示范田辐射更多农户。禹城市今年超任务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3.46万亩。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安排我省15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我省超额安排3万亩,前期已将153万亩种植面积任务细化分解到市、到县、到生产经营主体。其中,德州市、东营市分别安排30万亩复合种植面积。据农情调度,截至6月21日下午5时,我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已播种87.7万亩,占57.3%。
良种增产提质的一个关键
乡邦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种的大豆,全部是齐黄34。“齐黄34耐阴,适合带状复合种植,而且不易炸荚,坐荚高,适合机收。”刘厚鑫说,不仅如此,这个品种产量高,蛋白质含量在42%以上。
《2022年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提出,大豆要选用耐阴抗倒高产品种,如齐黄34、圣豆5号、菏豆33等,玉米选用株型紧凑、株高适中、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割的高产品种。
禹城的做法是政府统一供种。李成强认为,第一次大规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统一供种能确保种子质量,也利于品种合理布局。2021年秋天,禹城与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齐黄34品种购置协议,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储备良种。刘厚鑫播下去的一粒粒豆种,正是来自200公里之外的嘉祥县,这里是山东重要的大豆种子产区。
走进位于嘉祥县的山东圣丰种业,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在-5℃的种质资源库,20400多份大豆种子在恒温箱里安然“沉睡”;在25℃的周年杂交气候室内,一株株豆秧郁郁葱葱,科研人员正在仔细观察大豆长势……
齐黄34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2020年曾以亩产353.45公斤创我国夏大豆高产纪录。“这是我们主推的品种,种植户种出来不愁卖,加工企业愿意选用这个品种。”圣丰种业研发总监岳鹏说。
作为我国大豆种业的龙头企业,圣丰种业在注重提高产量的基础上,将更多的目光瞄向高油酸、高蛋白等功能性豆种的研发。
实验室内,基因编辑育种部负责人崔鲁宁拿起一小把豆子给记者看。“这是我们今年计划进入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申请阶段的新品种濉科8号高油酸豆种。”他的语气中难掩自豪,“比起普通大豆脂肪酸中20%的油酸含量,改良品种的大豆油酸含量达到了80%,更易于保存,且对软化血管等有着更显著的作用。”
濉科8号的研发,在实验室一次次鉴定筛选出符合高油酸标准的植株后,再一次次进行田间试种。从2019年立项至今,这一过程耗时三年多。
“这还是生物育种缩短了育种时间,传统育种所需时间更长,得8-10年。”崔鲁宁表示,在传统育种方式下,一粒好种子,要经过组配、田间选择、产量测试等阶段,不断种植,不断选择,一年一年“熬”。“目前,国内大豆育种以传统育种方式为主,生物育种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
嘉祥县满硐镇种粮大户徐小占,今年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则是当地企业诚丰种业提供的菏豆33品种。“我跟企业签合同,用他们的品种,他们再收购加工,这样不愁销路,价格也高。”徐小占说。
嘉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胡宝军说,嘉祥县建成大豆良种繁育基地18万亩,有圣丰、祥丰、华亚、诚丰等一批科技型制种企业。依托这些制种企业,当地农户种植大豆多是以订单形式为企业繁育豆种。
胡宝军说,通过育种提高大豆产量,提高附加值,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这是大豆产业的生机所在。
良“机”迎合需求创新调整
在手机App上按下启动键,无人驾驶雷沃拖拉机、拖载气吸式免耕精量播种机便出发了,所过之处,4行大豆、2行玉米同时精准播下。
这是潍柴雷沃今年推出的新产品。“这个播种机是在原先产品的基础上调整而来的,满足了一台机器一次性播种大豆和玉米的要求。”潍柴雷沃农机具山东大区经理王江之介绍。
这种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侧深施肥、破茬、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能满足不同播种深度、株距、覆土镇压强度、不同施肥品类、施肥量差异等需求,作业时速8-10公里。“尤其是气吸式的排种器,利用负压来吸取种子,相较于机械式播种机,能提高播种精度。”王江之说。
嘉祥县今年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万亩。6月10日下午记者采访时,该县梁宝寺镇光明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的郭铁军,正跟其他几位农户琢磨如何给大豆和玉米打药,这是带状复合种植中一个难点。
玉米是单子叶作物,大豆是双子叶作物,习性不同。“要是把给大豆用的药洒在了玉米上,玉米就被‘打’死了,反过来也是一样。”郭铁军说。为避免互相伤害,大家集思广益,动手给自走式喷药机装上了隔帘。
为解决这一难题,农机企业也在探索。
在禹城市天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厂区里,一辆高约三米的大豆玉米复合自走式喷药机准备出库,这台喷药机上有两个药箱,前面有隔帘遮挡,可以给大豆和玉米同时打药。
“像我们这样小规模的企业,转型起来灵活。”公司负责人张树明说,天明机械是禹城市唯一一家进入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农机具补贴目录的公司,国家补贴30%,禹城又拿出了20%的项目资金进行补贴,这样下来一台机子不超过1万块钱。“这样的小型机械能让种植户愿意买、买得起。”
张树明正带领着技术团队研发“玉米大豆补水式播种机”。他拿出手机里机器在田地中演示的视频给记者看,只见机器走过,补水喷头先往地里注入一股水,随后再将种子播下。在干旱的条件下,使用这种播种机不需要灌溉,种植户可以实现补水播种,一粒种子补充15-23克水,保证种子成活率,有别于传统的播种之前需要灌溉的播种方式。
“因为大豆和玉米种植所需条件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大豆需要等墒情,但玉米又不能误时间,这样的补水播种方式,能更节工省时。”张树明说。
为适应新种植模式,不少合作社今年新购置了机器。这些农机不仅为本合作社的土地服务,还为周边农户提供服务或对外租赁。“购买农机有30%的补贴,这样算下来,收回成本需要三四年。”一家合作社负责人说。
推广必须让农户尝到甜头
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户有什么想法?
“肯定要种,这个综合效益好,豆子是额外的,肯定会增收。”郭铁军说。
“我算是一个新型职业农民吧,愿意跟着国家政策,国家推的我愿意干。”徐小占说。
“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割,挺麻烦、有难度,对于合作社来说,得新购入一批农机具,我觉得有补贴还可以。”有农户这样说。
播种之后,对后期管理和收获有担忧,是一些种植户的普遍心态。
比如打药,即使将喷药机加了隔帘,或者有了专用喷药机,也不能完全放心。“我们销售这台机器时,都要反复跟种植户们讲好,刮风的时候别打。”张树明说,得在天气没风的理想状态下才能作业,如果有风,药会吹到旁边的植株上,不能完全保证安全。
“如果到时一直刮风,就得用人工。”刘厚鑫说,人工打药的话,每亩地所需人工成本约7元。
“我们田里已经用上了水肥一体化设备,展开有十几米长,一块田不能同时打药,这样的设备也就用不上了。”采访中,一位农户说道。对于成方连片、土地流转程度高的平原来说,如何保障种植的机械化程度,做到“快收”“快播”,需要进一步精细化提高。
有农户考虑到,收获时会面临一些问题。
根据大豆、玉米成熟顺序,需先收玉米后收大豆。收割机走过之后,可能会造成大豆玉米混合的情况。这样一来,又得增加筛选环节,将产生新的成本。
面对群众的担心,各地农业农村局把培训会开到农户家门口,为大家答疑解惑,提高信心。
这些天从早到晚奔走在田间的李成强深有感触,“长远来看,提高农民种植意愿,还是要从提高机械化程度和增加收益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创新研发更适用于带状复合种植的农机具,并加大补贴力度;二是通过育种攻关,提高产量和质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必须让农户尝到甜头,促进种植良性循环。
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一年,在禹城和嘉祥两地,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基本由合作社、种粮大户承担。“我们今年的种植情况挺重要,种好了,才能带动更多村里人这样种。”徐小占说,“希望秋天有个好收成。”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