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1040万千瓦总动力为黑土地赋能
2021年,位于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的众一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喜事连连。合作社不仅再获丰收,还圆满完成了玉米无人农场的首次试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32台自走式玉米收割机、27台轮式大马力拖拉机、6架无人植保机……走进众一合作社农机库房,一台台整齐排列的现代化农机具颇为壮观。“一台农机能顶几十人!”合作社负责人陈忠国感慨地说,目前,合作社共有各类农机200台(套),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和基础。近年来,借助国家惠农强农政策,全市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随着所辖的六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先后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长春市也成为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设区市之一。这也标志着,长春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奔腾在长春这片沃野上的一台台农机,正为黑土地注入强劲动力,驱动农业机械化一路高歌猛进。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由2016年的600万千瓦发展到1040万千瓦,年农业机械增长量在1.5万台以上,拖拉机保有量达26.65万台,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2%。
农机+农艺
强强联合成主旋律
在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秋季机械深松整地等技术过程中,长春市探索机艺融合发展模式,先后研究和改制深松机、旋耕机等多种机具,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实现“强强联合”。
从推广之初的不足1万亩,到2021年的1057万亩,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成为长春市机艺融合的范本,实现由点片示范,向大面积推广、整村整乡推进的转变。得到农民的认可后,长春市免耕播种机数量快速增长,2020年全市新增免耕播种机1351台,保有总量超过9000台。
“保护性耕作的蓄水保墒、抗倒伏效果特别好!”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和土地规模化经营,2021年榆树市环城乡增益合作社种植的1000余公顷玉米全部实施保护性耕作,借助免耕播种机等先进农机,粮食产量和耕地质量稳步提升,“成本减少了,收成增加了,每公顷增收四五千元。”合作社负责人马占有说。
抓典型,树标杆,重示范。2014年以来,长春市把保护性耕作和机械深松的100个示范点,建成了机艺融合示范点,并将实用增产技术与先进农业机械的组装配套集成应用。精量播种、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一项项清洁环保方式,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提档升级,引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使长春市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
农机+服务
构建机械化主力军
“2021年合作社作业服务的地块,玉米平均产量达每公顷1.2万公斤,公顷收益增加2000元以上。”在九台区上河湾镇四台村,庆山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作业服务面积突破2000公顷,让上千户农民从繁重的生产中解放出来,“春季土地代耕、代种,秋收粮食代管、代储,合作社的80台农机设备,让农民享受到优质的土地托管服务,实现了收益最大化。”合作社负责人刘芳芳说。
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是未来农业机械化的主体。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培训引导,长春市进一步促进合作社向运行市场化、服务规模化、管理规范化转变,示范引领周边农民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步伐。截至目前,全市农机服务组织达3000余个,实现了粮食主产县(市)区所有乡镇全覆盖,并向村级延伸。
经过近年来的培育发展,长春市涌现出一大批省市闻名的农业机械化示范户,德惠市惠泽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被评为“首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天雨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等20余家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一家一户的机械作业方式正逐步改变。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长春市采取支持政策优先倾斜、项目任务优先安排、长期跟踪指导帮扶等措施,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并成立多个专项小组,大力扶持农机服务组织。
农机+互联网
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
农业机械化更体现在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相结合,随着大田精准播种、拖拉机作业控制、收获机械作业监测等远程视频监控作业技术的实现……近年来,长春市越来越多的智能农机被普及和应用。
2021年春秋两季,长春市在农安县陈家店村的生态无人农场示范基地,举办了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大会,近20台(套)现代化农机装备现场进行了无人作业演示。作业路径自动规划,轨迹实时记录,自动出库、转弯、避障……这些现代化农机全部由“生态无人农场云端大脑”系统平台控制,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实现智能化监测、决策、作业、管理,使农作物产量提高5%以上,工作效率提升20%以上。
“示范基地将通过3年的科研发展和试验,最终实现耕、种、管、收环节的无人作业。”负责无人农场技术指导的山东理工大学兰玉彬院士介绍,这里或将成为全国第一块完整实现玉米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示范的黑土地。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