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墨重彩谱“华”章——华亭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
华亭,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变。
煤业,是几代华亭人的骄傲。而农业,是华亭人一直探索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华亭市依托工业经济优势,盘活农业资源,因地制宜,转型发展特色产业,几年来,先后培育形成了肉牛、药材、核桃三大产业,牛饲养量达8.99万头;新建千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10个,种植中药材5万亩、育苗2000多亩;核桃栽植面积达到9.01万亩,成了百姓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今年,该市按照“扩量提质、全链发展”的思路,积极实施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大力实施肉牛、药材、核桃三大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水。
转型升级 走出“牛”路子
近日,记者走进华亭市河西镇建沟村的人畜分离养殖小区内,养殖用房、养殖棚、青贮池、围墙、消毒区……养牛设施配套齐全。
“住上养殖房,有了养殖棚,成了饲养员”,用“土方子”养了半辈子牛的河西镇建沟村村民张银贵做梦都没有想到靠养牛走出了“牛”路子,奔向了“牛”日子。
“现在牛过上了‘贵族’生活,半年时间,基础母牛增长到了8头,平均每月稳收入2000元,日子也‘牛’起来了。”看着眼前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张银贵便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在家里后院养牛,超不过2头,人畜未分离,不仅环境差,牛也易得病,几年也卖不出一头牛”。
在华亭,张银贵的养牛历程只是牛产业的一个特写。
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肉牛产业发展。近年来,华亭市在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科技培训等方面大做文章,河西镇采取“政府补贴+合作社投资+农户自筹”的形式,2020年11月,建成河西镇绿鑫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人畜分离养殖小区”,占地45亩,21座养殖棚,17户养殖户。目前,该区肉牛存栏量126头,奶牛24头,青贮池3座,挤奶室1座。
“今年,我们将进购奶牛100头,继续动员群众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数量,壮大我们的牛产业。”谈起养牛发展,河西镇绿鑫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卜东东信心满满。
今年,河西镇通过支部引领、龙头带动、大户示范、农户参与的方式,将河西镇打造成为华亭“特色养殖小镇”。通过招商,引进了“华亭东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龙头企业2家,扶持养殖大户建成肉牛养殖场1处,建办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建成人蓄分离养殖小区4处,培育5头以上养殖大户396户。
“为促进肉牛养殖产业健康良好发展,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加强肉牛养殖技术服务,加大对养殖户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户科学管理意识,并创新发展模式,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订单养殖’等模式,逐步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华亭市畜牧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主任李昊说。
品牌镀金 订单“药”飘香
华亭市马峡镇素有“千年药乡”“陇东药库”之美誉。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以大黄、独活、川芎、黄芪、党参、板蓝根等53个品种为主,“华亭大黄”“华亭独活”先后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华亭大黄”被列入全国道地药材名录。
近年来,马峡镇立足“建设陇东药材重镇”目标定位,与镇内新康药业公司、青松中药材饮片公司等社企联合,建立了华亭大黄城,打造了“联合社+公司+基地”的订单式种植模式,药材远销四川、安徽、河南、湖南等地。
“以前村民挖出来的药材由于技术不到位,泥土处理不干净,再加传统晾晒方式,品相不好,卖不上价格,甚至市场上无人问津。”回忆起卖药材的经历,马峡镇赵庄村60岁的药材种植达人赵发堂感慨道。
如今,马峡镇不仅给村民从化肥、技术、服务,全方面指导,种出了好药材。同时,社企联合,订单收购,大棚风干,减少霉变、霜冻,提升了药材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让药农种植有“药方”,生活有奔头。
目前,全镇药材种植面积约1.5万亩,人均1.3亩,其中大黄、独活面积达到7600亩,尤其是独活占到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农民中药材收入增长4600元左右。
为进一步延伸药材产业链条,拓宽药材产业促农增收渠道。马峡村党支部书记刘浩说,今年,马峡镇计划在大黄城东侧启动华亭市中医药博物馆及健康生态园建设项目前期工程,该项目致力探索实施中医药+旅游+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挖掘推广华亭医药文化和马峡道地药材,补齐中药材初级农产品产销短板。
同时,该镇持续加大“华亭大黄”“华亭独活”品牌保护力度,在巩固现有新康、青松品牌形象的基础上,加强产地中药材宣传推介力度,全力打造陇东中药材集散地,提升“华亭大黄”“华亭独活”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助推华亭药香飘向海内外。
打造“拳头”产品,品牌再“镀金”。说起华亭药材产业的发展,华亭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武小龙说,“下一步,我们将全力以赴将马峡镇大黄城打造成集育苗、种植、田间管护、采摘、晾晒、切片、销售、化验、深加工为一体的中药材集散地,全面延伸药材产业链条,提升药材附加值,持续拓宽药材销售渠道,使全镇中药材产业形成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等发展的新路子,让华亭药材品牌走向全国。”
产业振兴 有了“核”力量
“第三年挂果,今年收入15万元左右,比去年翻一倍。” 在农民丰收节上,华亭市神峪乡袁庄村核桃种植达人马建国算起今年的丰收账,笑得合不拢嘴。
让马建国高兴的是,自2017年成立了核桃种植合作社以来,合作社规模由最初的320亩扩大到1200亩,产值由40多万增加到200多万元。
除此之外,通过劳务入股和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到核桃园管理中的群众,不仅成了核桃管理技术骨干,还逐步有了自己的核桃园,种植规模最小的有二、三亩,最大的发展到几十亩。
种植达人马建国,是神峪乡核桃产业发展路上的一个缩影。
神峪乡,是华亭市核桃种植示范乡之一,气候温润、植被丰富、土质肥沃、光照充足,适宜种植核桃。近年来,该乡依托自然优势,按照“集中规划、连片栽植、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以打造集核桃栽培、品种改良、苗木繁育、技能培训为一体的袁庄北山千亩核桃标准化示范园为目标,大力实施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发展以核桃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带,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目前,以神峪乡核桃商标“昭峪”为主的华亭核桃,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直播带货的礼品核桃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辐射带动了周边群众种植,栽植面积达到9.01万亩。华亭核桃产业逐渐形成了规模化发展。
打破瓶颈,创立品牌、延伸产业链进行核桃深加工,是华亭市核桃产业发展路上的“核心”。
“接下来,华亭市将持续深入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通过核桃产业科学管理、市场营销,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出‘华亭核桃’品牌,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力量。”华亭市林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金平说。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