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态与效益“一把抓” “立体猪场”项目引人关注
“楼房养猪”是近两年国内兴起的现代化、集约化、智能化养猪新模式。再过一个月左右,崇明岛上一群“二师兄”就将搬进新建的楼房居住。一个拥有自动环控系统、自动给料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等现代化养殖设施的“立体猪场”将正式投入使用。
盛夏时节,记者赶到位于长征农场北首的上海力行畜牧专业合作社时,却吃了个“闭门羹”:合作社大门紧闭,一辆消毒车在门前的主路上来回作业,不间断地喷洒消毒液。“这里是全封闭管理,人员进场得先沐浴更衣消毒,不能随意进出。”合作社负责人邱力行解释说。
品牌肉直供100多家单位食堂
成立于2011年3月的上海力行畜牧专业合作社,是一家自繁自养自销、产供销一体化的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合作社下属利民牧场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总投资2300万元。牧场拥有目前国内一流的设施,科学合理的养殖环境,严格规范的管理模式,使其成为沪郊养殖条件最好的牧场之一。
每天清晨,合作社两辆冷藏车满载着商品出发,经过长江隧桥直达徐汇、杨浦、静安等机关团体、银行学校等100多家单位食堂。邱力行告诉记者,合作社旗下的“瀛行猪庄”品牌猪肉全部由崇明食品产销联合会会员单位利民牧场生产,生猪产品由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责任承保,从生产养殖、屠宰加工、运输配送全过程监控,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模式,确保猪肉安全可追溯,因此深受广大就餐人员的好评。
为确保猪肉的食品安全,力行合作社建立了兽药采购、使用、回收全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休药期,逐步推进无抗养殖;合作社执行严格的产品定期检测制度,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场。这里,每只猪都有全程诊疗记录,批批检测、检疫,合格后方能上市,一旦发现病死猪,立即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
在生态环保方面:合作社生猪的粪污全程按照当前先进环保工艺处理。猪场实行节水环保型养殖,固液分离、减少排放量。此外,合作社还配套稻田与蔬菜基地,粪污处理后充分还田利用。为应对非洲猪瘟,合作社全面升级了猪场三级洗消及三层隔离设施,做到四流实时管控、单向流动不交叉;健全了生物安全制度,做到流程化、标准化、可视化。
自建楼房,“立体猪场”即将竣工
记者获悉,利民牧场最初设计成年出栏1.4万头优质种猪生猪示范养殖基地。该工程2011年开工建设,2013年建成投产,是力行合作社在崇明投资建设的重要种猪与商品猪生产示范基地。牧场现饲养原种母猪650头,育肥猪8000余头。猪场的猪全部在上海屠宰,种猪内销至上海以及周边省份,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目前,牧场已满负荷生产,为了帮助社员走上致富的道路,我们必须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2020年8月,力行合作社按上海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申报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项目,计划扩建一个设计规模为年出栏量2.6万头的猪场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21亩,总投资6000多万元,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采用楼房立体养殖模式,设计规模1350头母猪、年出栏生猪2.6万头。邱力行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加上原有规模,猪场年存栏可达到2万头、出栏3.9万头左右,为上海菜篮子工程及肉类保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眼下,扩建项目还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中,通盘考虑生产养殖、粪污处置、疫病防控以及生物隔离等要求,再过一个多月,一个拥有自动环控系统、自动给料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等现代化养殖设施的“立体猪场”将正式投入使用。
执行最严防疫措施
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非洲猪瘟疫情有反弹之势,双重防控压力给合作社带来严峻考验。为此,力行合作社坚决执行最严的防疫措施。“人员进场前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工序,确保不把外界病菌带入场区内。”邱力行介绍说,一线人员在场区内与“二师兄”的相处通常就是2到3个月。“立体猪场”竣工后,每层楼是一个独立的集约化区域,可避免人员、物资、猪在各层间交叉流动,有效阻断疾病传播。
目前,力行合作社生产经营状况良好,软硬件设施不断升级优化,各项生产指标在国内处于前列。比如衡量猪场效益和母猪繁殖成绩的PSY指标(指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达26头以上,种猪、肥猪都出现供不应求的好局面。产能倍增、发展集约化楼房养殖、发展肉制品深加工项目……近年来,力行合作社不断完善全产业链,狠抓食品安全,争做上海养猪产业的领军企业。预计到2022年,合作社养殖规模将翻两番,存栏母猪达2000头以上,年出栏种猪、商品猪4万头,实现利润4000万元。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