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优质资源及生态养殖让高端水产品茁壮成长
2020年,上海崇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路基温室循环生态养殖模式,让美洲鲥鱼、河鳗、暗纹东方鲀等名贵鱼类得以在高标准“流水”中成长。天然的优质水资源、工厂化的生态养殖模式使崇东合作社在水产养殖领域拥有了独特优势。
位于崇明陈家镇南侧、紧挨着长江的上海崇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里,五六十亩大小的“养殖小区”随处可见。除了崇明清水蟹外,澳洲龙虾、加州鲈鱼、美洲鲥鱼等高端水产品也是这里的常驻“居民”。成立伊始,崇东合作社便独辟蹊径,引进长江水用于池塘养殖,积极探索内循环集约化养殖模式。
引入长江水
“中外鱼蟹”和谐共生
走进崇东合作社,只见由养殖池、沉淀池、曝气池、生物膜池组成的露天养殖区域混住着澳洲小青龙、崇明清水蟹。合作社负责人陆瑜介绍说,一方面,引入长江水作为虾蟹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另一方面,精细的绿色饵料辅以螺蛳等活饵料,可以大幅增加动物蛋白,让虾蟹不愁吃、长得壮。此外,养殖池内的复合型沉水植物既能净化水质,还是理想的栖息地。
“过去,崇明蟹养不大是因为池塘太小、养殖水太浊、饲料不精。”从事水产养殖近30年,陆瑜经历了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现在又向工厂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2004年,陆瑜在长江边包下废弃的畜禽养殖场进行改造,2008年,崇东合作社正式成立,发展至今,占地面积近千亩。合作社以崇明清水蟹养殖作为起点,采取放养低密度、科学混养澳洲小青龙的养殖新模式,提高了池塘水体利用率。全部池塘均采用纳米管底部曝气增氧设施,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中草药预防疾病等措施,养殖水经过尾水收集系统的处理,可实现循环利用。2019年,公蟹平均规格达4.8两/只,母蟹平均规格达3.3两/只,亩产160斤,实现亩净利润8000多元。
内循环过滤
集约化养殖加州鲈
两年前,依托中国渔业机械研究所和上海海洋大学等的技术支撑,陆瑜又开始探索集约化内循环养殖。通过滤食性鱼类利用和水草净化池过滤,设置生物过滤坝净化,采取微流水内循环养殖。目前,内循环池以加州鲈鱼养殖为主,净化区以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为主。通过集约化养殖,使用自动投饵设施,既压缩了人工,又节约投入成本。2019年,每立方水体加州鲈鱼产量达25公斤,净化区澳洲淡水龙虾亩产120斤,每亩净利润达8000多元,增加养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工厂化温室
打造“水产养殖工厂”
不开挖池塘,以陆地为基础,用养殖池作为载体的新型养殖系统具有产量高、耗能小、污染小的绿色生态特点。2020年,合作社引进路基循环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最大优势在于可控,一方面能根据不同鱼类的喜好,营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路基养殖系统几乎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可提前做好病害防控。根据养殖品种,设置水流和温度,营造最佳的生长环境。
记者看到,崇东合作社的室内养殖区域放置着数十个塑料制的养殖圆池,每个圆池内都养殖了上千条鱼苗。“一个池子独立配置了一个水循环养殖系统,池里底层水经过自动排污系统,被多重净化后,重新进入养殖循环。整个过程只需要少量补水,大大节约了水资源。”陆瑜告诉记者,养殖圆池内水循环流动,让鱼苗一直逆水游动,增加了运动量后鱼的肉质会更加鲜美。
陆瑜坚信,工厂化是未来水产养殖的必然趋势。为此,合作社建造了温室大棚1760平方米,工厂化养殖圆池15套、长池3组,以长江口特有名贵鱼类为主,结合部分高端淡水新品种作为主要养殖对象。养殖系统设置自动排污净化系统、液氧和空气增氧系统、空气能恒温系统、生物过滤循环系统。此外还有智能监测报警系统,实时对水质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并传输到电脑上,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养殖过程出现任何问题,系统会及时报警。
“农业不但要规模化,更需要科技支撑。”2018年,崇东合作社完成河蟹、鳜鱼、小龙虾和花鲢有机认证,现已通过河蟹绿色认证。2019年,合作社总产值超过2000万元。接下来,合作社还要建起多个总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循环养殖车间。“到时,客人来到合作社可以参观养殖车间和养殖小区,还能买到最新鲜的高端水产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