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零为整” 绘制田间新图景——甘肃省武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见闻
入夏时节,谷物新绿。出武威城区,沿着S308线一路向南,记者看到平整后的农田成片相连,机耕道、排灌渠纵横有致。
近年来,武威市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武威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2.5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27%。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市可新增高标准农田150万亩,基本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农田建设新格局。
“藏粮于地”补短板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武威市凉州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跑肥、跑水的低产田变成保肥、保水的高产稳产田。预计到2023年,全区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将有效解决部分区域耕地落差大、土地碎片化、渠系配套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过去田块分散,田间道路不通畅,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田地的经济效益非常低。”凉州区西营镇党委书记王肃先告诉记者,今年全镇将3万亩耕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全部流转并交由凉州区金希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种植作物已完成头轮次灌溉。
顺着王肃先指引的方向看去,整齐的农田一望无际,大型机械“施展拳脚”,庄院、道路一览无余。王肃先介绍,凉州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是单纯的土地整理,而是通过建设能够达到区域土地全整理、管灌滴灌全覆盖、电力设施全配套、土地经营全流转的高标准。
今年54岁的西营镇宏寺村王秀兰,如今已经成为产业工人,每天能够领到80元左右的工资,除此之外,还有每亩500元的土地流转费。王秀兰认为,像自己这样上了岁数的老人过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土地变大了,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很满意。”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耕地不仅由企业统一经营,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部分农户耕地地块小、管理不方便撂荒土地的问题。
凉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产业化研究中心主任王银则表示,高标准农田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通过配套滴灌设施,改变了传统渠道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实现了节水节肥、高产稳产、高效利用的目的。
他算了一笔账,以每亩为例,滴灌用水量比大水漫灌节水166立方米;滴灌用化肥纯量比大水漫灌节肥11.5公斤;滴灌比大水漫灌节省人工费用160元;滴灌玉米比大水漫灌增产60公斤,增效180元。“综合算下来,节本增效285元,效果非常明显。”
凉州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表示,凉州区“按照‘整镇整村推进、集中连片打造’原则,打破镇村组行政区域界限,实现‘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促进规模化、机械化经营。”
王肃先说,土地的巨大变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土地平整过程中,一些地埂和碎地被充分释放,最终我们多整出3000多亩地,这些新增耕地将纳入村级资产管理,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昔日撂荒地 今朝致富田
距离古浪县城不远,古浪县定宁镇广袤的田野上人头攒动。
一车又一车的菜苗不断运来,一棵棵菜苗完成定植,整齐摇曳。定宁镇长流村村民钱龙告诉记者:“过去这里是一片深沟破崖,灌溉难、收益低,土地撂荒、碎片化严重,现在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这里已经是我们这些留守农民的生财宝地。”
在古浪县定宁镇长流村,这样的场景近期每天上演。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步伐,聚力解决农村留守群众收入低及土地撂荒、碎片化等现实问题,定宁镇围绕打造“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依托沿山区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气候冷凉、病虫害轻、无污染等自然条件优势和特点,在长流村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以高原夏菜为主的高水效作物7000亩,打造独具特色的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定宁镇党委书记贾喜奎认为,示范基地实施改造后,彻底改变了定宁镇有史以来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从原有的小麦、玉米等单一作物转向了莴笋、西兰花等高附加值品种,亩产收入从2000元提高到8000元。
贾喜奎说,农民的耕作模式也实现了由“一户几块田”到“一组(村)一片田”的规模化经营,打破了农业技术低、收入低、农民参与度低的瓶颈,真正实现了农业规模化和农民职业化。同时,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农户土地流转费用由改造前的每亩180元提高至改造后的每亩500元,全村实现平均土地流转收益350万元左右。
昔日的荒芜土地,如今蜕变为致富的良田。
通过实施长流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镇8000多亩撂荒地得到了有效整治,彻底解决了影响粮食生产、制约农民增收、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该项目同步配套建设7万立方米调蓄水池,滴灌系统、田间道路、农田防护、输配电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科技服务和建后管护工作持续跟进,土地效益不断凸显。
蔬菜示范基地的打造和规模化经营,让预期社会效益及经济收益成为现实,稳定提供就业岗位120个左右。与此同时,定宁镇将联合种植专业户进一步在品种引进、技术推广、组织管理、信息共享等方面全面发力,推动高原有机蔬菜向“技术规范化、操作精细化、种植规模化、轮作合理化、效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彻底改变山区群众产业基础薄弱的困境。
乌鞘岭上的“一户一块田”
天祝县安远镇乌鞘岭村海拔2870米,由于土地利用价值极低,不少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6月上旬,记者沿着乌鞘岭崇山中的道路蜿蜒而上来到了乌鞘岭村,众山环抱下,一片片开阔的耕地上,拖拉机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耕作景象。记者在村委会见到40岁的牛祥,他曾是一家碳化硅企业的车间主任,每月收入7000多元,如今却回到家乡种地。问及缘由,他回答:“收入好。”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2020年报名种地的群众只有39户,今年猛增到148户,其中35%是外出打工或就业的回流人员。“有一位退休教师都报名了。”
王生福是土生土长的乌鞘岭村人,在他眼里,身后的土地过去就是为牛羊提供饲草料而已,根本没有多大价值。
是什么原因让土地焕发活力,进而激发群众对土地生产的热情?
天祝县委专职维稳副书记、安远镇党委书记杨琦玮介绍,通过“小田改大田、旱田改水田、漫灌改滴灌”的“三改”模式和“一户一块田”土地经营模式,这里的土地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外出打工的人又回来了。
2020年开始,乌鞘岭村实施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将碎片化的土地整合,同时利用新建的水利设施将原来的旱地改为水地,注册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法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群众入社,将全村土地全部流转至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按耕地优劣等级,将土地划分为三类,确定级差地租。平整肥沃的梯田为一类土地,种植“错峰头”的高原夏菜。坡耕地为二、三类土地,主要种植中药材、高产杂交油菜和优质饲草料等。按照种植区划,合作社将流转的土地再按原价返租给种植农户。
杨琦玮进一步表示,去年种植的长寿豆亩均产值1.2万元、莴笋亩均产值5500元、娃娃菜亩均产值5000元,全村种植高原夏菜实现总产值1300余万元。同时,高原夏菜种植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300余人务工,增加劳动收入400余万元。
谁能想到,高海拔地区的耕地竟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田”。
牛祥去年种了5亩长寿豆,收入5万多元。今年他劲头更足,一口气承租了20多亩地。“过去种地连化肥钱都收不回来,年轻人才外出打工。现在耕地效益这么好,再去打工就不划算了。”
一旁的王生福接过话:“去年我种了10亩长寿豆,增收10多万元。”今年,王生福信心十足,又租了40多亩地准备种植高原夏菜。
乌鞘岭村的土地整合有着合理规划。在每一个种植区划内,农户按需求返租一整块地,消除了不利于机械化种植的小块田埂,实现了“小块变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施行轮作倒茬,从根本上解决了重茬病害问题,也便于施行水肥一体化,降低了合作社及农户种植成本,提升了高原夏菜品质。
同时,安远镇气候冷凉、土壤污染少,种植的高原夏菜采收较晚、病虫害少,错开了周边地区同类产品上市时间,实现了种出好产品,卖出好价格的目标。
采访中,牛祥神情急切。原来,地块平整后,农业机械有了“用武之地”。牛祥花了9万元购买了拖拉机出租犁地。“犁一亩地30元钱,一天能收入好几百元。”
走出村委会,牛祥奔向不远处的田野。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