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湖北三农这么干!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湖北省经济恢复重振的关键之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以上。
推进农产品品牌培育三年行动
推动粮油、蔬菜、畜禽、水产、茶叶等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培育100家细分行业领军龙头企业、100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扎实推进农产品品牌培育三年行动,支持潜江龙虾、黄冈蕲艾、恩施硒茶、随州香菇等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发展,做强“中国荆楚味、湖北农产品”。创建10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新建410万亩高标准农田
新建410万亩高标准农田。持续推进1800万亩优质特色稻生产区、10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建设。继续抓好生猪恢复生产。深入开展科技兴农“515”行动,推进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全面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打造湖北优质种子品牌,建设“中国种都”。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三乡”工程。加快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推动美丽乡村连线成片。加强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
确保脱贫群众获得感只增不减
落实“四个不摘”,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今年帮扶投入只增不减,确保脱贫群众获得感只增不减。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常态化监测。继续扶持脱贫地区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确保脱贫群众长期稳定受益。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推进长江汉江干流湖北段十年禁渔
严格落实《长江保护法》,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双十”工程。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大力抓好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治绿”、入河排污口整治。扎实推进长江、汉江干流湖北段十年禁渔。开展长江生物多样性调查。加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建设长江、汉江、清江生态廊道。
建设“15分钟文化体育圈”
推动基层文化场馆提档升级。建设群众身边的“15分钟文化体育圈”。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惠民活动。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推进万里茶道申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支持荆州古城保护和功能疏散。支持孝感建设孝文化名城。
做优做精100个荆楚优品
开展新一轮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推进县乡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农村生活消费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强楚菜、楚茶、楚酒等品牌建设和推广。做优做精78家老字号、100个荆楚优品。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加强先进适用绿色技术和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化及示范应用。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深化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压实河湖长制 全面推行林长制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统筹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推进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等系统治理工程。实施湿地保护、湖泊清淤、河湖水系连通等生态修复行动。持续压实河湖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改造提升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
持续推进社保扩面提质。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做实基本医保市级统筹。开展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推进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加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1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着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
实现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
更大力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县城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建设,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健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实施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和赋能提质专项行动,为青年打开更多成长成才的大门。发展特殊教育、专门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实现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
打造疾控体系改革“湖北样板”
全力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健全“四体系一平台”,高标准建设“一中心四基地”。加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打造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品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推动结对县市开展产业协作
支持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扩规提质,带动形成“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实施山川协作工程,推动结对县市开展产业协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力争实现80万以上人口在城镇落户;抓好仙桃、天门、潜江等10个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启动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