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灰锅口村发展“设施农业”结硕果
在武清区梅厂镇,有这样一个村庄:每户一栋别墅,面积200多平方米;村里有3个主题公园,功能齐全;图书室、卫生服务站、学校一应俱全,还建起了一个养老院,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入住……这个村就是灰锅口,在这里农业成了有奔头的产业,全村2700多亩土地建起了1800多个大棚,种植葡萄、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亩收益大幅增加,大棚里“种”出了农家金灿灿的好日子。
建大棚种葡萄 让黄土地变黄金
灰锅口村位于武清城区东外环,从武清杨村城区向东北方向驱车30分钟,就会看到一大片金屋顶、红砖墙的别墅群──灰锅口村到了。
望着一座座漂亮的农家别墅,村党支部副书记张书旺笑着说:“这是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在村民自己宅基地上推倒平房改建的别墅,现在每户一套,面积200多平方米,目的是改善村民居住条件,这让不少城里人非常羡慕呢,都说我们村是农村里的幸福小城。”
几十年前,灰锅口村“穷得叮当响”,单一种大田作物,收入低,很多人都曾借粮度日,外村的姑娘不愿嫁到这里,村里的姑娘都渴望嫁出去。为改变贫穷现状,村里弃农务工,办起了皮鞋厂、铸造厂、酒精厂等乡镇企业,但因为产品没特色、销售缺渠道,最后纷纷倒闭关门。
“我们是农民,还是要把土地种好,这是咱的本分和天职。”已故村支书苗玉明当时对村干部们这样说道。
1993年是灰锅口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年份,正是在这一年,“设施农业”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进入了村民们的大脑。
张书旺回忆说,1993年6月的一天,苗玉明带领几位村干部到北京出差办事,偶尔在一家农贸市场上发现了新上市的葡萄,价格特别高,比露地葡萄价翻了好几番,一问摊贩来自河北省昌黎。
回到村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立即组织一些村民到昌黎参观并带回了大棚温室种植的葡萄苗。当年10月,村里集资建了27亩温室大棚,租给12户农民。1995年6月,温室大棚葡萄结果,因为比露地葡萄提前了2个多月上市,售价很高,当年每亩纯收益就超过1万元,村民们非常开心。
为让大棚葡萄种植面积继续扩大,让更多农户增收致富,村里流转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投资硬化了大棚周边道路,新建了沟渠、输水管道和电力设施;村里请来了葡萄专家现场指导,村民种植不犯难,截至目前,全村大棚发展到了2700亩左右,总量达到了1800多个。
村民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说,感谢党的“三农”好政策,感谢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党员干部们,是他们慧眼识珠,给村里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路。
全面提升质量 葡萄变得更香甜
46岁的王秋祥是村党支部委员,他还有两个身份:金锅生态园负责人、曙春蔬果产销合作社理事长。多年前,王秋祥就跟着父母种大棚葡萄,靠着勤奋和聪明,迅速成为了村里一名致富能人。
走进一个葡萄大棚,一串串黑红色的葡萄散发着浓浓的香甜味,令人陶醉。“这是我们2019年试种的进口葡萄品种摩尔多瓦,果实甜度高、口感好,采摘价格每公斤高达30元,市场认可度很高。”王秋祥指着葡萄架上串串籽粒饱满、晶莹剔透的果实告诉记者。
灰锅口村种大棚葡萄已有25年,当时武清区几乎就是他们一个村种,而现如今,很多村都开始种大棚葡萄,市场竞争激烈,售价降低,村民增收遭遇瓶颈。
怎么办?大棚葡萄还能不能继续搞下去?
村民中有人动摇了,认为种葡萄已没有发展前途,但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们没有动摇,他们坚信只要创新,就一定能再领风骚,再创奇迹。经过外出参观学习并请教专家,最后决定实施三条葡萄增收路径:引进新品种、全面提升口感和内在质量、开展采摘。
──为引进新品种,村里成立了金锅生态园,依靠科研院所,引进国内外葡萄新品种,以新取胜,先后共引进了20多个新品种,最后经过试种筛选出了摩尔多瓦、巨玫瑰、扎娜等10个新品种让村民栽种。
──为提升葡萄口感和内在质量,成立葡萄专业合作社,统一进行田间管理,要求村民多施有机肥,少用化肥,增加香甜口感。采用物理手段防治病虫害,让葡萄内在品质更高更安全。推行可追溯制,上市销售的葡萄张贴二维码,扫码可了解全部信息,让顾客购买更加放心。
──为发展采摘,除种新品葡萄外,大棚里还套种优质蔬菜,确保市民一年四季都可采摘优质农产品;同时,还配套兴建了观赏蔬果实验示范观光采摘区。
王秋祥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大力支持下,又成立了天津昽森家庭农场,基地面积达到365亩,这里已成为承接国家桃体系的天津唯一试验示范基地。
记者看到这里种植的是金黄色的大蟠桃,果肉厚、口感细腻,风味甜香,大果每个达到600克,目前试验种植已经获得成功,在得到相关批准后,将向全体村民推广,每公斤市场售价可达60元左右。
“品种好,品种新,就不怕村民不增收!”王秋祥自信地说道,“发展都市型高效农业是一条增收的正确道路,但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满足市场需求,这样‘土里生金’就绝不是一句空话。”
现如今,灰锅口村设施农业园区,不但有葡萄大棚,还建有156栋二代节能日光果蔬温室、800亩绿色生态观光林下养殖区、60亩农业技术展示园等,不断引领丰富提升全村设施农业水平,给村民们提供了新品种、新技术,促使增收致富步伐不断加快,这里还成为了京津之间集采摘、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在村民谢启瑞的大棚里,她正忙着采收香甜的葡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年前,我在村里酒精厂上班,厂子倒闭后,开始种大棚葡萄,家庭收入迅速增加,特别开心。最近几年,金锅生态园又给我们引进了新品种,提供栽培新技术,种的葡萄更加香甜,售价提升了,效益倍增了,脚下的土地真正变成了金土地。”谢启瑞开心地说。
村庄美丽了 村民享福了
走进村民杜国侠家别墅,宽敞明亮,面积达到了240平方米。老杜笑着说,他有两个儿子,每人一栋别墅,现在他跟大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全家其乐融融。当初买这个别墅,自己只掏了2万元,其余的都是村集体出资,这都是种大棚葡萄换来的。虽然今年已经71岁,但身体很好,自己还种着一个葡萄大棚,晚年生活很快乐。
一个村庄有公园很常见,但在灰锅口村却有3个公园,令人羡慕,美化家园,造福村民。
在第一个休闲公园内,建有亭台楼阁,假山喷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环境优美,在一个大水池里,成群的观赏鱼,五颜六色,引得不少人驻足观赏拍照。第二个公园是儿童乐园,小朋友在公园们快乐地玩耍着,家长和孩子们都开心不已。第三个公园是青少年锻炼公园,这里有网球场、篮球场等,成为了村民们锻炼身体的最佳去处。
在灰锅口村中心地带,还矗立着一座5层的漂亮大楼。它不是村委会办公楼,而是一座老年公寓──金锅福乐老年公寓(养老院)。
75岁老人曹宝安和老伴儿是本村村民,现如今每天都快乐地生活在老年公寓里,居住的房间面积20多平方米,有电视、空调,还有独立卫生间,生活配套设施非常完善。
老人介绍,他有2个儿子,平常工作都很忙,无暇照顾他们,他们就住进了村养老公寓里。每天提供的三餐,营养丰富,可口美味;打扫房间,洗衣服,不用自己动手,完全由服务员来干,特别省心省力。吃完饭后,要么跟老朋友们聊天,要么到娱乐室下棋,生活感到特别幸福。
“最开心的是,在这里我们不掏一分钱,全部由村集体担负,享福啦!” 曹宝安开心地说道。
养老公寓负责人陈双燕介绍,依靠发展设施农业,村集体收入增加,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就把钱花在了为民造福上,其中建的这个养老公寓,总投资就达到了1000多万元。
陈双燕说,养老公寓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150多个房间,配备独立卫生间和自助呼叫系统,所有为老人服务区域都安装有扶手,并配备有高标准电梯。配套建有老人健身房、图书室、乒乓球室、沙狐球室和书法绘画室。院里还成立了唱歌、跳舞、书画、秧歌活动团体,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现已有50多名本村老人免费入住。
灰锅口村一直着力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数:凡是考上高中、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学生,每人都能分别获得村里6000元到1.5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每年为村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村内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设备完善,功能齐全,为村民就医提供便利,村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业用电费用全部由村集体承担……
“灰锅口”村名字听起来有些奇特,非比寻常。
张书旺介绍,这里在明朝永乐年间,由江南移民定居成村。当时,此地正是燕王扫北时驻扎的营地。移民建屋时,发现尚有燕军埋锅造饭的柴灰和灶口痕迹,遂得名“灰锅口”并沿用至今。
依靠党的惠农好政策,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帮助下,村党支部带领全体村民艰苦奋斗,依靠勤劳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昂扬奋进的乡村振兴致富凯歌。
──2012年,灰锅口村入选“中国最有魅力十大休闲乡村”名单;
──2012年,灰锅口村(曙春葡萄)入选第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2017年,灰锅口村入选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
昔日“灰锅”,今已变 “金锅”……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