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大石窝 林下自有“黄金屋”
刚刚过去的双节假期,房山区大石窝镇辛庄村80多位村民是在村里的林下经济产业园里度过的。产业园被村民们叫作“黄金屋”,它是这个曾经的矿山村“借绿生金”的希望。
从村委会往南溜达十多分钟,眼前是一片茂密的槐树林,“黄金屋”就藏在林下。10个大棚散落在616亩林地里,每个棚占地150平方米,棚里不是普通的蔬菜,而是水灵喜人的各类菌菇。
茂密的树叶把阳光过滤成太阳花形状,柔柔地洒向大棚每个角落。五十出头儿的戴春义从大棚里走出来,手里捧着刚刚摘下的榆黄菇、北虫草、灵芝,“这可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屋’。”他粗糙的大手轻轻举起一朵小菇,“就说这个榆黄菇吧,生产周期长、产量高,每棚年产值可达2.7万元左右,净收入超过1万元。”戴春义说,自己曾当过多年矿工,还在城里打过7年散工,一直是找零活儿干,回村在林下经济产业园里当上工人后,可算是有了稳定收入。
对守着矿山的辛庄村来说,转型不易。本世纪初,辛庄村有50多家矿厂和15家石材加工厂,2000多名村民和老戴一样,上山可当开山工、下山可当雕刻匠,解决温饱不是问题。为还北京一片蓝天,村里在2010年把矿厂都关了,随后造林1300多亩,村民们如果不外出打工,就只能靠着每亩地1000多元的造林补贴过日子。老戴说,外出打工的年月,自己像是“北漂儿”,和家人一年也见不上几次面。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大石窝镇广润庄、南尚乐等7个村中。大石窝镇党委书记曹燕杰说,为了让这些曾经以矿山开采、玉石加工为生的村庄尽快走出产业转型的阵痛,镇党委和镇政府把目光瞄准了全镇2万多亩平原造林地块。他们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以7个村为试点,开展林下低密度养殖、林下食用菌种植、林下中药材种植、林下花草种植等试点示范项目,林子刚栽下没几年,树冠还没有郁闭,发展林下经济正是好时机。
“专家们第一次进村,是个大清早,田间还雾蒙蒙的,人家连水都没喝一口,就直奔树林里采样本。”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崔自水说,村里人不太懂农业新科技,但凡是和专家打过交道的村民,都相信这群脚上沾着泥土、身上带着露珠的外乡人。这批专家在一年里来了7次,根据土壤环境、林木生长状况,精选种植品种、优化建设报告,就连种植棚建在什么位置、通风口朝什么方向及具体原因,都在方案里有体现。
槐树林下的大棚建起来了,村里人以前没见过的灵芝、北虫草种进来了。这些产品通过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高端会员定制、实体门店销售等渠道,直接送上市民餐桌,自今年4月以来,累计销售额达6.4万余元。此外,林下种植的中草药、花草也能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益。目前全镇林下经济面积已达4000余亩,共有500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黄金屋”周边,专家还帮着村民分散建设了不少鸡舍,养殖了3500只“北京油鸡”盘活林地,使每亩林地成功增收3000至5000元。专家说,小群分散饲养的模式可以帮助除草,减少养护成本,更重要的是,鸡的粪便还能经过发酵,与枯枝落叶、废弃菌渣一起打碎制成有机肥,循环利用到林下作物的种植中,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今年11月,辛庄村年出栏15万头猪的养殖场也将投用,经过处理的粪便也将用于制作有机肥。为了提高发酵效率,市农林科学院还为辛庄村补充了新的科技设备——一台增氧机和一大块苫布,以往需要3个月才能制成的肥料,如今只需15天即可完成,实现了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
对于平原造林地块的未来,辛庄村已经绘制好了蓝图。村里计划在大力发展林下低密度养殖、食用菌、中药材、花草种植的同时,开发农游项目,让更多小朋友来到树林中,亲身体验农事乐趣。崔自水说,预计到2021年底,林下经济将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600余人就业,增加集体收入150万元。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