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蔬菜自给率5年提升至20%,将建“农业中关村”
5年时间,北京市蔬菜自给率提升至20%;三年投入8.5亿元支持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农业中关村”。9月24日上午召开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议案办理暨相关专项工作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农村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
如何让本地蔬菜,装满首都“菜篮子”?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本市将建立蔬菜生产目标考核机制,对各区实行以奖代补,引导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绿色有机蔬菜、冬淡季生产。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使设施农业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结构类型更加优化,技术装备更加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应急保障更加有力,蔬菜自给率提升到20%。
如何让猪肉供应安全可控,让首都“肉案子”货足价稳?报告提出,三年安排8.5亿元支持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到2021年,实现生猪自给率10%的目标;通过支持本市龙头企业在周边地区建设自控外埠基地,通过与主产区建立契约化、常态化产销衔接机制,确保本市猪肉供应安全可控、货足价稳。
发展北京农业,科技创新是唯一出路。为此,报告提出,借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果转化经验,建设“农业中关村”,引领推动农业从科技强向产业强转化。聚焦平谷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整合全市资源,推动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所在平谷集聚发展。引导各区立足产业基础,建设一批科研项目转化示范基地、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数字农业示范项目、有机农业推广点和“科技小院”。与阿里巴巴、京东、联想佳沃等企业合作,探索数字农业发展路径。
同时,指导各区研究制定“点状供地”有关规划,规范用地实施审批办法,完善土地复合利用政策。加强点状供地与产业发展规划、旅游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的衔接,细化完善相关政策和实施机制,为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现代种业、闲置农宅、乡村新型服务业等提供必要的配套用地,实现点状布局、点状报批和点状供地模式落地。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