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以产业帮扶提升受援地区“造血”能力 种上生态稻 摘下“穷帽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
日前,河北省隆化县湾沟门乡沙金堆村村民李红有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是村党支部书记周亚龙打来的。李红有一边接电话一边穿衣服,十几分钟,便赶到了村东头的生态稻育秧基地。
此时的地头已热闹起来。
“今天是第一天育秧,预计5月中旬第一批秧苗就可以实现插秧作业。”基地负责人张利富站在田埂旁满眼喜悦:“这是天津市津南区帮扶建设的幽谷生态稻种植基地,去年秋收时节还没到,收获的50万公斤稻米就被北京高端超市通过会员制的销售模式预购一空。今年,我们继续扩大种植,从2017年的6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亩,其中几百亩地要专门种津南的小站稻。”
3年时间,津南区建设的这个产业扶贫项目,带动了隆化县湾沟门乡421户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产业分红等途径完成增收脱贫,而且这样的红利还覆盖到周围3个乡镇、10多个村,帮助500多人实现就业。
春日里的小村庄,群山葱郁、碧水如玉。山水间,2000亩稻田经过一个冬季的休养生息,已经慢慢复苏、跃跃欲试。
“往后都是好日子!”说着,李红有便一头钻进大棚里,筛土、进土、摆盘、放土……干劲儿十足地忙活起来。
60岁的李红有是沙金堆村的贫困户,妻子身有残疾,无儿无女,生活曾一度陷入困境。
2017年,在津南区驻县扶贫干部刘明杰的帮助下,村里发展起了水稻产业,李红有的生活也出现了转机。
“生态稻米让我一年增收9300元!”李红有掰着手指算了起来,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我家有三亩地,土地流转后,一亩地一年有1000元的租金,900元的打工收入,除此之外,每户每年还有3600元的分红。”
周亚龙说,脱贫致富是村民们多年的梦想。这两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贫困群众终于摘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2017年,津南区把基地纳入产业扶贫的扶持范围,先后投入700万元资金引进水稻加工生产线、解决厂房问题,还帮村里购买了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等农用设备。去年秋收时,人工成本由原来的16万元减少到3万多元,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津南区合作交流办副主任王丽娜介绍说。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3年来,津南区坚定不移走产业帮扶之路。相继与河北隆化,甘肃秦安、灵台,新疆策勒4个贫困县携手打造了包括幽谷生态稻米基地、隆化番茄深加工及原料种植基地、秦安县蛋鸭养殖基地、博斯坦乡绒山羊养殖品种改良基地扩建项目等在内的50多个产业扶贫项目,投入产业帮扶资金6953万元。
同时,为把扶贫工作做深做实,津南区还不断加大民生项目的“输血”功能──依托津南区博能康复医疗中心,实施“阳光天使”脑瘫和自闭症患儿康复项目,帮助秦安县27名脑瘫、自闭、智障和发育迟缓患儿,免费接受津南专业的定制化康复指导;投入4900万元建设策勒县第一小学新校区,选派40名援疆教师和25名支教大学生充实师资力量,打造领跑和田地区基础教育示范校;帮助自筹能力差的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让贫困群众住房有保障……
津南区区委书记刘惠说:“津南区把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突出精准帮扶,激发内生动力,助力受援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自2017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开展至今,津南区累计援助策勒、秦安、灵台、隆化四个贫困县各类资金3.5亿元;惠及受援地区贫困户超13万人,帮扶约10万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