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打烊” 农民备耕忙——吉林省公主岭市备春耕生产见闻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结束,却也正是备春耕的重要时节。在公主岭市,记者实地感受了这片黑土地上孕育的“希望”。
农资进户忙
近日,记者来到华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库房里一派繁忙景象。“这30吨水稻复合肥将运送到270多户农民家里,务必在7点之前全部装完。”正在检查稻种质量的合作社社长张彬对装卸工叮嘱道。
在南崴子街道南崴子村3组,56岁的侯国江不停地向大门口张望,“昨天接到合作社的电话,说今天来送化肥,让我们在家等着……” 10时40分,一辆蓝色的卡车停在了家门口,3个装卸工有条不紊地将复合肥摆在侯国江家的仓房里。
据张彬介绍,华兴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现有社员2137人,托管流转土地517公顷,合作农户323户。为了保证2020年春耕正常进行,2019年,合作社与农科院水稻所合作繁育优良水稻种子40万斤,当年11月份提前为社员订购肥料1137吨、育种苗盘5000件、育苗营养剂40吨。“我们从2月23日就已经开始将农资陆续送到社员手中,预计3月15日前完成!”由于年前已经备耕到位,张彬的合作社并没有受到疫情影响。
据了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备春耕的特殊形势,公主岭市坚持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全市现有67家农资生产企业,其中种子生产企业47家,已陆续复工复产,为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月17日,全市春耕备耕需种子7600吨,种子企业已经全部备齐,入户40%;需化肥27.3万吨,现已进货8.2万吨,占春耕需求的30%,入户5%(种粮大户及合作社);需农药1850吨,已储备1300吨,占需求的70%。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5万台,配套农具达到9.8万台(套)。
农机运肥忙
随着国家黑土地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保护黑土地的重要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观念深入人心,既要保证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又要保障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家住龙山满族乡和平村的张海看到自己家1.5公顷耕地都铺上堆沤肥时,高兴地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上农家肥好处多,不但营养丰富,减少上化肥数量,庄稼成熟早且籽粒饱满,还能改善土壤,培肥地力。去年我们村喜获大丰收。”远处,几台大型翻斗车在地垄沟里来回穿梭。
据中农吉星现代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文博介绍,从2月15日开始,公司调动挖掘机、铲车和翻斗车等40余台,分两组加班加点作业,确保在开化之前将2.88万立方米的堆沤肥送到陶家屯镇、双城堡镇、大岭镇和龙山满族乡的田间地头。
农民“入社”忙
吉林省德乐农业合作联合社的厂房里机声轰鸣,40多名员工在包装车间的生产线上忙碌着,德乐农业于2月19日有序复工复产,同时加强防疫工作,厂区里每日消毒两遍,加强对员工疫情防控知识的培训,要求所有员工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工具,在进入厂区时有专人进行测温登记。
另一边德乐农业合作联合社与农民签订合同的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签订合同的模式分为土地流转和土地入股,两种模式农民都可实现“双收入”。“种植鲜食玉米每公顷地能多收入7000到8000块钱左右,20公顷地就是……”朝阳坡镇李家店村3组村民李井仁,坐在炕头上算起了账。联合社理事长李德乐表示,未来3年,联合社计划种植鲜食玉米面积超出两万亩,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户增产增收和就业。
今年,公主岭市种植结构调整以稳粮、减豆、增加经济作物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作物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益。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比去年增加0.9万亩。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