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肃南县:打好“五张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肃南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打好“质量、绿色、文明、和谐、民生”五张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打好“质量”牌 促进产业发展
产业兴,百业兴,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肃南县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突出绿色化、标准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之路,以发展甘肃高山细毛羊和肃南牦牛为产业优势,加大牲畜饲养量,打造“农牧业+旅游+电商+网络”新型经营模式,培育大河乡西柳沟村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搭建200余小微网点和17个商务快递物流企业和网点。同时,发挥“高原”“绿色”两大产业优势,在农牧产品上下功夫,增加绿色优质农牧产品供给。加强“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管理,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产地)认证证书达18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占生产总量比重达到50%以上,九润农牧公司“肃南羊行•裕固牧场”在“京交会”鸣锣开市并取得可喜成绩,肃南羔羊和肃南羔羊肉拍卖成交价格达1200元/只、70元/公斤以上。
打好“绿色”牌 建设秀美乡村
生态宜居是乡村建设理念的升华。肃南县建“绿”产业、建“优”生态、建“美”乡村,结合“垃圾革命、风貌革命”行动的实施,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农牧村改厕力度,合理选择水冲式、三格化粪池式、粪尿分集式等无害化厕所建设模式,强化脏乱差综合治理,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着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提升乡村“颜值”。实施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创建“清洁村庄”35个,大力开展农牧村环境集中整治。探索建立生活污水处理农牧户付费制度,投资6845万元新建污水处理厂,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持续推进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打好“文化”牌 营造乡风文明
实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肃南县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把法治观念、诚实守信、自力更生、革除陋习的要求融入村规民约,制定婚丧嫁娶事宜指导限制标准,大力宣传“肃南县市民文明公约”“肃南文明18条”,不断规范公民文明行为。深入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持续推进“八个一”农牧村精神文明示范工程建设,破除生活陋习。大力培树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人物等典型,广泛开展“我的故事”宣讲活动,让先进典型模范走进“道德讲堂”和主体培训班次,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聚民心”的战略工程来抓,成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5个,构建县乡村全覆盖的“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机构网络,搭建理论宣传、教育文化、科技科普、体育健身等“五大”服务平台,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增强群众精神力量,提升群众精神风貌。
打好“和谐”牌 强化基层治理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肃南积极推动“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优化升级,健全完善自治与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建立23个县委常委农牧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联系点,采取“四荐一定”机制,建立688人的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选派40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示范村、建档立卡脱贫村和软弱涣散村驻村指导,坚决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培育打造基层党建品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依法修订完善村(居)民公约,建立完善102个农牧村的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深入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妇女议事等协商活动,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深入推进“法律进乡村”,推广“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创新“结对机制保覆盖,联动机制促协调”机制。强化“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社会化服务”的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农牧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农牧村经济社会长治久安。
打好“民生”牌 加大民生托底
生活富裕是根本,民生改善是“晴雨表”。肃南县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有机农牧业、电子商务等融合型新业态,进一步延伸农牧产业链,增强“产加销”互联互通,以发展资金入股合作社或龙头企业,所得“利息+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坚持公共财政支出重点倾斜民生,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全省率先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年提高财政补助和发放标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落实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民生保障制度,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完善城乡、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深入开展乡村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乡村环境卫生,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