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嵩县立足生态发展特色产业
嵩县之美,最美当属金秋。这个时节走进嵩县的山山岭岭,除了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外,山山岭岭上成片火红的辣椒、红褐色的花椒、琥珀色的核桃、青绿色的板栗、玛瑙色的葡萄、金灿灿的菊花……色彩缤纷,美不胜收,一派丰收的景象!
地没有赖地,戏没有赖戏,主要看咋种咋唱。嵩县地处山区,耕地面积仅有47万亩,其中丘陵地占32.5%,山坡地占48.9%,是传统农业大县。过去,产业基础薄弱,常年靠种植传统小麦、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靠天吃饭、自给自足,始终甩不掉贫困的帽子。
脱贫离不了产业,乡村振兴的根本也在产业。如何利用山区优势资源,谋划出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一直是嵩县努力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嵩县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强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带动、民生为本”四大战略,集中做好“脱贫攻坚、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生态保护利用”四篇文章。因地制宜,促进产业和生态融合,倾力打造“一乡一业”,通过产业扶贫提质,大力发展“沟域经济”,让生态与产业并重,环境和经济双赢,着力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产业生态化就是让产业更绿,让绿色的产业更多。用产业规律推动生态建设,将生态优势变为产业优势。通过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让百姓富起来!”嵩县县委书记徐新说。
1、产业富民绿色成为主色调
在九皋镇,到处是采收皂角刺的群众,皂角刺产业区内,客商云集,前来卖皂角刺的群众络绎不绝,九皋镇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皂角刺集散地。
嵩县十年九旱,旱坡地靠天吃饭,如何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产业?嵩县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保护生态、利用生态是嵩县的唯一出路。
近年来,嵩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经济林,围绕“林、药、畜、牧、菌”五大产业,着力打造绿色主色调。自2017年起,先后提出“产业扶贫年”“产业扶贫提升年”“产业扶贫提质年”发展规划。16个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项目,形成了九皋镇万亩皂角刺基地,白河镇、车村镇、木植街乡万亩山茱萸、板栗基地,车村镇、白河镇、大坪乡万亩连翘基地,纸房乡、德亭镇、黄庄乡万亩花椒基地,闫庄镇、大章镇的核桃基地主产业格局。
同时,嵩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贫工作意见、产业奖补政策。今年,嵩县财政列支5700万元,集中用于产业扶贫补贴。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植业或养殖业达到一定规模的,优先给予到户增收扶持,每户补贴5000~8000元,以贫困村为主集中连片种植的每亩补贴300~600元。对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的,按照金融扶贫优先放贷,县财政给予全额贴息。
2、突出特色打造产业新高地
云菊映晨光,圆花簇嫩黄。早晨的饭坡乡青山村显得格外的淳朴自然,走在乡间的小径,村民已经在地里忙碌,秋收已经结束,对于这个丘陵村来说,每年种了麦子就是种玉米,这时候还能从地里挖出啥“宝贝”?该村党支部书记邢红旗为记者揭开了谜底——采菊花!
不仅仅是青山村,眼下,嵩县的车村和田湖等乡镇的许多村庄,都掀起了一股种菊花的热潮。今年嵩县种植菊花360余亩,点缀山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辣椒收成好,俺今年种了6亩多地,能卖两万多元,这下我脱贫不愁了!”库区乡板闸店村贫困户张三听高兴地说。
板闸店村种植辣椒1000亩,该村党支部书记张二敬说:“按亩产辣椒3000斤、市场价每斤3元算,我们村1000亩辣椒年收入300多万元。”
据了解,像板闸店村这样种植辣椒的,库区乡还有桥北、席岭等12个村,种植面积3160亩,年可创产值1500多万元。
近年来,嵩县以市场运作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旅游带动为统领、以特色种植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以薰衣草、玫瑰、菊花、牡丹等奇花异木为特色的花卉产业,以软籽石榴、猕猴桃、红油香椿、辣椒、艾草等为特色的经济作物。其中,大坪乡的玫瑰花产业园已经成为洛阳市食药两用玫瑰种植面积最大、烘干机装机最多、烘干数据最全的企业,也是嵩县唯一一家安装玫瑰精油提炼设备并掌握精油提炼技术的企业。可日处理鲜花25吨,年产干花蕾25吨,玫瑰酱10吨,玫瑰饼1吨,玫瑰露30吨,玫瑰精油5公斤,预计今年产值800万元。生产的玫瑰花茶、玫瑰酱、玫瑰精油等产品已上市销售。
除了花卉产业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嵩县柴胡的栽培历史最为悠久,根粗气浓,有效成分“总皂苷”含量高于其他产地同类产品,被誉为“中国柴胡之王”,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依托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优势,嵩县大力发展包括柴胡在内的多种中药材种植。目前,以柴胡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0余万亩,其中木本药材主要有万亩山茱萸、万亩连翘、万亩皂角刺;草本药材主要有万亩柴胡、万亩丹参、万亩桔梗、万亩艾草等。中药材年产量2.5万吨,产值达3.1亿元。已经形成嵩县“柴胡口服液”的品牌效应,同时,嵩县将继续打造“连翘之乡”“柴胡之乡”和“皂角小镇”,力推“顺势”等商标争创国家、省名牌产品。
3、创新机制催生产业“大硕果”
在饭坡镇沙坡村,“七里香”原生态巴马小香猪成了村民餐桌上的“新宠”。
这在古代作为“贡品”专供皇亲贵族食之,可如今却成了山区群众家门口的致富产业。
目前,这个占地220亩的养殖场,现有存栏母猪400头,育肥猪1200余头,这是由洛阳市浙江商会联盟投资2000万元建设而成的,该项目分三期工程实施,计划养殖原生态巴马小香猪1万头,目前一期建成养殖基地3个,其中繁育基地位于汪城村,幼猪保育及成猪育肥基地位于沙坡村。
该企业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与沙坡村签订协议,对沙坡村原有核桃经济林进行再利用,以150元1亩的价格,租用群众核桃地185亩;车间每年租金5万元,生产用地26亩,每亩600元;固定使用贫困户5人,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经常参与零工40户,每天100元;带动群众共同发展,贫困户参与养殖,每批养殖6个月左右,1户可以养殖20~30头,获纯利6000~9000元,实现群众、企业双赢。
嵩县坚持以企业发展、贫困户增收为目标,通过政府支持,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形式,把企业和贫困户的利益连接起来,实现“龙头企业+”,让更多的贫困户融入农业产业化。截至目前,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6家,省级龙头企业两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3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0家,市级示范合作社34家;家庭农场40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
今年,嵩县招商引资项目包括奥吉特菌类工厂化种植项目、洛阳羊妙妙牧场有限公司现代化牧场项目、嵩县鑫豕海养殖有限公司18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等20个,实现了每个乡镇至少新增1个千万元招商项目的目标。
今年计划培育产业基地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涵盖193个村,其中,贫困村110个,50户贫困户以上村83个,每村给予18万元的扶持资金。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其中,41个村与洛阳羊妙妙牧场有限公司合作实施萨能奶山羊养殖项目,42个村与洛阳菘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双孢菇种植项目,5个村与嵩县鑫豕海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实施托管代养生猪项目,105个村因地制宜自主发展产业。在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贫困户已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形式获得了一定收益。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群众走产业化之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像九皋镇宋王坪村党支部书记桑俊峰,带领村“两委”找准党建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确定了“以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与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农科院、洛阳农科院合作,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体筹集资金,成立民达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引进商薯19等脱毒红薯原种,开发试验田30余亩,1亩地产量2000多公斤,新鲜红薯通过储藏,每亩收入能达4000多元。据了解,该村今年卖出了1000多万棵种苗,集体收入就达20万元。“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的成功实践,实现了“点薯成金”,为山区贫困群众打造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黄金路”。
“产业兴,乡村旺。”产业生态化让嵩县乡村实现绿色振兴、特色振兴,生态产业化让嵩县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产业为生态添绿,生态为产业增值,产业与生态融为一体,“绿水青山”的“金山银山”成色越来越足。嵩县正在用这支产业之画笔,勾勒嵩县五彩缤纷的农业发展新画卷。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