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耳撬动大产业——从吉林省汪清县木耳产业发展看吉林省乡村振兴之路
吉林大地金浪铺排,新时代农业发展气象万千。
汪清,这一举国闻名的“木耳之乡”,正安然坐定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书写着气势磅礴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篇章。
从前的“黑木耳千担县”,如今的“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国家级食用菌安全出口示范区”,经验、文化的积淀与新时代的奋进,形成了一种历史的相遇,构成了吉林产业振兴最细腻也最磅礴的起笔。
栽培总量6.5亿袋!
产量3.5万吨!
产值34亿元!
汪清黑木耳,已然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持续长久的富民产业。
思变!“老少边穷”富起来
汪清县地处长白山林区,“八山一水半草半田”的现实情况和特殊地貌,极大地限制了当地农业农村发展。2015年底,汪清县全县共有贫困村74个,贫困人口达22759人。
如何富?怎样富?成为一道历史难题。
思变!寻变!变中求新!一直以来都是吉林省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源。
几年来,汪清县勇于求变、积极转变、务实谋变,找到破解发展难题的方法,开辟改革发展的新路。
为了彻底摘掉“贫困”标签,汪清县利用县域内典型的冷凉气候、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润、森林覆盖率高等适宜黑木耳生长的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菌包培育、菌质检测、菌类种植、菌袋回收……在全县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合流,既回应了人民呼声,又顺应了市场需求。
目前,汪清县有近4万人从事木耳采摘等相关产业,占全县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的52.6%。黑木耳专业镇达到5个、种植村121个,百万袋以上村65个,栽培总量达到6.5亿袋,产量3.5万吨,产值34亿元,黑木耳已经发展成为“多镇一品”“数村一业”的富民产业。在木耳等脱贫产业带动下,2018年汪清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3%。
求新!农业发展释放新动能
时代出卷,人民阅卷。吉林作为农业大省,始终走在“赶考”的路上。
怎样释放农业发展新动能?如何以产业发展撬动乡村振兴?
汪清县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中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狠抓标准化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树立行业标杆,打造地方品牌,建设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快产业循环发展……汪清县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黑木耳产业快速壮大。
政策利好,木耳产业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来到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
在天桥岭镇桃源小木耳产业园,一排排现代化的菌房、一间间规范化的车间,让人耳目一新。自动上下架机、无人AJA叉车……一台台机械化设备,将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产业园负责人孙永芳介绍,比起以前“小弱散”的菌包培育,机械化、集中化生产不仅可以通过减少人工接触提高“菌宝宝”的质量,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致富途径,为当地人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
“从前,靠种地维持生活,现在,在这里打工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生活品质有了很大提高。”汪清县三河村村民孙红梅告诉记者。
突破!寻求乡村振兴新跨越
乡村振兴是一场硬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汪清县的穷则思变、变中求新,变中突破,仅仅是吉林农业农村发展的小小缩影。
在汪清县桥岭镇天桥岭村,连片的椴木上,沐浴在阳光中的黑木耳正如花般朵朵绽放,焕发生机。
村民张廷贵看着工人们采摘木耳,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今年雨水好,木耳丰收了,估计这8万袋木耳能赚七八万元钱。”张廷贵的语气里是满满的获得感。
在口山村,木耳栽培户有60户,栽培量550万袋,产量55万斤,产值16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仅木耳一项就达到8300元。
近年来,汪清县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高效服务,推动黑木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资金保障、原料保障、土地保障、人才科技保障方面以及质量保障、风险防范方面,实现变中突破。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随着木耳产业的发展,为了防止废弃菌包中的杂菌对周边生态造成影响,避免燃烧形成的二次污染,2017年,汪清县超前进行了黑木耳全产业链条设计。并通过与掌握HPS有机固体废弃物循环化处理技术的上海环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制定了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41992公顷,年处理20万吨、日处理500吨木耳菌渣项目,顺利填补了这项空白,以绿色、有机、无污染的方式,高效完成黑木耳经济闭合产业链的最后一环。
汪清小木耳,做成了兴旺的大产业,提振了发展动力、释放了政策红利、挖掘了生态潜力、积淀了文化实力。
如今,在东北广袤的乡村热土上,吉林,正以妙笔丹青书写出更多更恢宏的农业现代化篇章。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